Image

叔本华的智慧

2020-09-17

叔本华是德国最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他思想深刻,思维缜密,对人生观察透彻。文笔优美,却又不晦涩难懂。他阐发他的哲学思想,不像黑格尔那样从概念到概念,从术语到术语,阐述艰涩繁琐,内容艰深难懂,而是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具体感性的事件表现出来。在读叔本华以前,虽然通过读书也领悟了很多有益的道理,但对人生的好多疑问,还是没找到答案。只是在读了叔本华以后,对生命、人生就有了更深入、细致、清晰的了解。

要介绍叔本华的哲学,不是几篇文章能容纳得了的。我想从他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开端说起,使读者在读了我的文章后,能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叔本华曾把人生的好处分为三类。它们是,1、人的自身;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3、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首先,就人自身而言,他所拥有的健康、道德、气质、智力等,是上天赐予,为他自身所独有,别人并不具备;既不可予夺,又不可强加。你不能说叫某两个人互相交换健康、气质、智力吧,这是不可能,也是做不到的。人的智商高或低是一回事,发不发展又是一回事。智商低难于发展,智商高也要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进步。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决定他的幸福程度。一个心态健康、阳光,思想及情感丰富的人,看世界的眼光总是好的;而一个猥琐阴暗的人,看世界的眼光总是糟糕的。

因为人与外在的关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好的客体需反映到好的主体上,才能得到真实的映照。如果好的客体反映到差的主体上,那么这个被反映出来的客体就是扭曲的、变形的,因而是不真实的。这种情形犹如人们照镜子和哈哈镜的差别是一样的。例如人们虽然居住在同样的环境中,却各各活在不同的心灵世界里。一片平凡的风景,在睿智的人看来是丰富多彩,饶有趣味的;而在一个呆笨的人眼里,呈现出的样子却是单调无聊,枯燥乏味的。这是因为主体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两个人往往不能谈共同感受,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和其它物质的东西是必须的。因为人的生活需要物质做基础依托,然后精神才能发展,以及从事各种活动。拥有的实物是你的房子,桌椅,书笔以及其它用品。

至于他人的看法,是最不重要了。先不说他人是聪明拟或愚钝,即便一个聪慧的人,也很难了解别人那种内在的真实,更别说傻子了。因此,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并不真实,也不可靠。因为人的内在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样子,虽不能说完全相反,但有许多不一致却是事实。人为了适应环境和他人,会做出他想表现出的一种样子,而非本真的自我。或者会浅露、有限地表现出真我,而要表现出全部真我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据此对一个人作出想当然的评价,就显得幼稚可笑了。而一个人如果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就太脆弱伤感自寻烦恼了。

因为别人评价的是你表现或者伪装出的自我,而非你本真的一面。这正像一幅面具,怎么来回变换都可以。大多数人因为戴了相同的面具,外像比较相似,所以有人评价不同的人会使用相同的词汇,就不值得奇怪了。况且,对于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来说,别人的评价对他甚至不会产生丝毫的影响。名声地位也是附属在个人身上的东西,和人的本质无关。但社会人群恰恰把这些看得最重。有的人为了获取名声地位,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不但普通人如此,甚至连一些伟人也不例外。例如,叔本华就举歌德为例,说他为了博取同胞的喝彩而宁愿牺牲内在,为他所不值。

由此,如果我们足够聪明,就不要对他人轻易作出任何评价,或者从来就不评价,是最明智的选择了。因为轻率的判断既显得自己轻浮肤浅,又缺乏判断力,为别人所哂笑,对人对己都不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