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四调档期,“黑石号”沉船珍品首回故里
▲昨天,“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均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制图:李洁
在水下考古领域,“黑石号”沉船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它见证了亚洲先民扬帆远航、劈波斩浪,创造海洋文明的辉煌历史,揭示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熙攘往来的盛况。
昨天,备受关注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终于回归故里,首次从新加坡来到中国,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上博恢复开放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展览,也是“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在中国的首次公开集体亮相,以纪念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展览不仅展出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馆藏的168件“黑石号”出水文物珍品,上海博物馆还结合自身馆藏,并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国内9家文博场馆借展各类可资比对的陶瓷、金银器等代表性器物80件,使得参展文物共达248件/组,以丰富观众对9世纪唐代社会生活与海上贸易的全面认识。
总计6万多件,为海外发现最大体量唐代出水文物收藏
时间回到1998年,一艘在海底沉寂了千年之久的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的一块黑色礁石旁被发现,被命名为“黑石号”。沉船的船体不设水密隔舱、仅用肋骨支撑,其船板也不用铁钉、而用棕绳捆绑,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一艘阿拉伯人建造的商船。而船上满载着中国唐代制造的各地风物,则进一步说明了“黑石号”是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沉船出水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6万多件,堪称一个巨大的宝藏。
“这是目前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的唐代出水文物收藏。”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馆员陆明华说,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易碎品”深藏海底千年,打捞上来时竟然大部分都是完好的。
▲唐青花盘
发现之初,关于该沉船的具体年代是个谜。本次展览上,一个被海水浸泡得微微泛灰的长沙窑青釉褐彩纪年碗揭开了谜底。这个瓷碗的外壁,略近圈足的部分,刻了一行阴刻文字:“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宝历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从公元825年正月开始,终于公元827年。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由于外销瓷一般会在制作出来后尽快出售,因而船上货物的制作大致就在宝历前后。
从本次展览可知,在 “黑石号”出水的器物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产的陶瓷器,几乎涵盖了唐代南北方最为著名的窑场产品,有力地证明了当时陶瓷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商品。其中,以开创彩瓷新时代的长沙窑产品最多,它们以丰富纹饰和低廉价格取胜,仅各式各样的碗就有5万余件。展厅显眼处的一个展柜内,数十只“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瓷碗陈列在一起。仔细看,很多碗的口沿处为褐色,这在国内很少出现,很可能是专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不同的是,碗内的花纹各异,有鸟、鱼、人物头像,还有诗文作品。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告诉记者,长沙窑瓷碗上发现的诗文作品以五言为主,差不多有100首,但只有10首在《全唐诗》中有记载,这为唐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千年历史证明,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文明互鉴的步伐
说到青花,许多人想到的是元青花。但此次展出的两件完整唐青花盘,有力地证实了中国的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将中国青花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据透露,“黑石号”出水的完整唐青花盘共有三件,此次借展了其中两件品相最好的。有趣的是,这些青花盘上的纹路很特别,中间有一个菱形,周边为棕榈叶。“这在国内十分少见,估计是受当时阿拉伯地区文化的影响。”彭涛认为,这充分说明,以“黑石号”为证,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人类商业和文明沟通互鉴已具规模,“全球化”之实早于其名久矣。
▲白釉绿彩器
▲金银器
除了贸易陶瓷“四组合”——越窑青瓷、北方白瓷、长沙窑彩绘瓷以及广东青瓷,“黑石号”船体的底部还发现了一批金银器、铜镜和玻璃器。比如,此次亮相的“黑石号”出水的金银器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八棱金杯、金盘及鎏金银盒的精美程度可与陕西何家村窖藏的金银器相媲美。出水的江心镜是目前所见唯一有明确纪年并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由于扬州是唐代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所铸铭文 “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即明确了此镜乃扬州朝贡之“江心镜”。
▲江心镜
“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展览时间经历了四次调整,整个筹备过程像在‘走钢丝’,但办好这次国际合作展的初心没有变过。”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坦言,疫情对国际合作的展项影响很大,此前该馆已经闭幕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以及“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的文物运回工作进展颇为艰难,现在依旧有部分滞留上海。“但是,越是在这特殊的时刻,博物馆之间更要携手展现博物馆的力量,坚持国际文化交流,只要一点可能性就继续推动合作。”他透露,这次展览能顺利举办,得益于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快速通道,以及整个过程都是闭环管理完成文物的押运。这批海外唐代文物精粹首次集体亮相中国,是继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全面合作新机制之后,进一步深化人文艺术方面的互通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鉴,因互鉴而共荣发展。千年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文明互鉴的步伐,疫情不会,某些人为也不能。”有观众在看完展览后发出如是感慨。
作者:李婷
摄影:叶辰亮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