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神曲》获艺博杯特等金奖,金针玉指讲述“绣爷”艺术人生
据悉,来自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的参展作品《神曲》获得特等金奖,《寄情山水》获银奖,《老子骑牛图》、《新中式之家和福贵》、《旭日渔歌》获铜奖。公司创始人、《神曲》作者沈德龙作为独一无二的“绣爷”,多年潜心研习绣法技艺,发扬光大传统艺术,以色彩斑斓、精美绝伦的苏绣,为观众带来典雅华美的视觉享受,串联起源远流长的中国苏绣特色传统文化。
栩栩如生,
《神曲》内蕴“三散针法”
长180cm,宽100cm的刺绣《神曲》在获得画家曾浩同名油画授权后,由沈德龙大师和郁菊英、周美娟二位顶级弟子再次带领其它弟子花一年多时间绣制完成,该作品共耗时一万多工时,是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继《蒙娜丽莎》《贵妇人》《深山里的太阳》《沈德龙自绣像》《回眸》等经典人物肖像后的又一幅力之作。展览现场,这幅富丽堂皇的珍品吸引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绣作上敦煌飞天神情生动,裙裾翩飞,端庄的姿态和高贵的风韵令人沉醉赞叹。
以《神曲》为例,沈德龙现场讲解自己的独门技法“三散针法”:让“刺绣”最大限度地贴近“绘画”,无论题材的挖掘与再创造、针法的设计与运用,都不脱离“造型”与“色彩”以及“透视”等绘画规律的运用。“绣制这幅作品,在采用传统的乱针、平针等针法之外,人物面部的色彩和立体感都来源于我独创的‘三散针法’。”沈德龙说,“唯有如此由疏到密、不断掺入新线新色,才能呈现不同远近透视,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感、立体感与色彩感,最终达到油画般细腻、逼真地呈现人物的艺术效果。”
弃笔从针,
美术生开辟“锦绣天地”
大男人的粗手,也可以从事刺绣这样的细活?自从拿起针,沈德龙已经当了30年“绣爷”。说起入行的缘由,沈德龙笑着说,与苏绣结缘像是一场“拉郎配”。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他应聘于苏州刺绣研究所,从事创稿设计。谁知晓没过多久,领导就要求他“下车间”,拿起针线学绣花!从没拈过针线的沈德龙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边加班加点学习平针、乱针等传统针法,一边默默琢磨怎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在油画上的专学。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很快领悟到油画的技法与刺绣的乱针绣针法最为接近,于是将这两种艺术结合起来,用针线代替画笔,用绘画技巧来刺绣。
他的第一幅作品是对着镜子,用乱针绣绣了一副“自画像”。这幅油画效果强烈的肖像作品轰动了整个研究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慧娴看了之后更是赞不绝口,称其“有师父遗风”——任慧娴的师父是苏绣传奇人物、把西洋绘画技法引入苏绣的第一人杨守玉,乱针绣针法由她创立。“当任慧娴大师看到我竟能对乱针绣一点就通,便对我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把我收为关门弟子,亲自悉心传授苏绣技艺。”回忆起恩师,沈德龙十分感慨。在前辈们的带领和指引下,他从西方美术阵营来到了民族美术工艺阵地,通过勤学不辍,厚积薄发,把师祖“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融合平绣的细腻针法,贯通西洋绘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针为笔,线为色,扬传统,汇中西”的艺术风格,经过多年努力,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刺绣大师。
源远流长,
文化传承贵在坚持
“一个完美主义者”是沈德龙对自己的评价。他艺术生涯中创作的第一幅《蒙娜丽莎》,是在他人绣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这一经历让他意外发现了丝线虽然不能调色,但可以通过改变走针的疏密和方向让色彩和谐的“三散针法”。之后,他又花了八年时间,运用“三散针法”重新绣制《蒙娜丽莎》,使之成为堪称极品的苏绣艺术珍藏。在创业过程中也一样,别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他创立的“古吴绣皇”则期待着将作品不断做优。他坦言,自己有一种“改癖”,每部作品都是一改再改,不断改写一直到满意为止。
“一提到苏绣,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往往是一位温婉绣娘,坐在错落有致的园林中拿着绣花针。其实,一件绣品,从穿针到引线,从针脚到线尾,从开始到结束,无一不蕴含着创作者的汗水和心血。”回忆起自己的刺绣人生,沈德龙很有感触地说,刺绣打磨的不是时间,不是功夫,而是心性。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对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工艺进行创新探索。
参赛作品《瑞鹤吉祥》以银杏为主题,用金黄色银杏叶渲染画面,让欢快的仙鹤与银杏叶相呼应,画面生动明亮,将美好愿景寄托于一针一线;
作品《家和福贵》是古吴绣皇研发绣制的新中式风格绣品,通过提取传统绘画的精华,和现代生活符号进行合理搭配、布局,使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传统与时尚并存,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从《神曲》到《老子骑牛图》,从《瑞鹤吉祥》到《漫步秋光》,从新中式《家和福贵》到《寄情山水》,“沈氏出品”的每一幅绣品都彰显苏绣之巧、精、美,凝聚着沈德龙团队对苏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刺绣就被用于服饰,艺人们用一针一线,绣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艺术天地,不断的创新融合,使这门古老的艺术依然能让世人为之动容。”
在为职业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沈德龙也表达了担忧:“以前苏州号称‘10万绣娘’,现在大概就剩2万左右了。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人,我希望当代年轻人能放下手机,多多感受下传统的刺绣之美;也希望大家别有‘绣花算什么事业’的想法,积极投身传统文化发展事业,做个刺绣艺术家。学的人多了,我们的苏绣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