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国古代女性的妆容真如影视中所展现的那样吗

2020-09-16

化妆对于人类来说自古有之,中华民族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和制作化妆品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夏、商、周时期化妆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和主持祭祀活动的祭司们。商朝时发明了铜镜极大地促进了化妆产业的发展,商朝末年出现了“燕支”,也就是胭脂。周朝开始化妆品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秦朝至两汉时期,化妆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大众化,女性中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对自己的妆容都很重视。这从出土的汉代陶俑中就可略知一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化妆品的种类是越来越多,女性的妆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花木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南北朝时的北魏时期,我们就重点看看这一时期的妆容特点。

在中国化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最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朝代,也是起着转折和承上启下作用的朝代,因此后来大唐盛世的妆容高潮,也就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丰富基础上积累发展起来的。南北朝时期的妆容特点比之秦汉时期可谓是异常的多彩,彩妆是异常繁多。主要几大类有白妆、紫妆、额黄妆和红妆。

白妆

白妆是以白粉敷面,两颊不施胭脂,一般多为宫女所用。《中华古今注》中就有记载:“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有郁髻。”说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让宫中的人都化白妆。以现代人的审美着实无法理解皇帝整天在宫里对着这些化白妆的宫人究竟是个什么心情,不过据说这种妆式多追求一种素雅之美,很有先秦时期素妆的感觉。这么说的话梁武帝要求宫人化白妆还真和梁武帝崇尚节俭是分不开的。

紫妆

紫妆就是以紫色粉拂面,最初时多用米粉、胡粉掺葵子汁调和而成,呈浅紫色。还是《中华古今注》中记载:“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皆日夜在帝侧。……巧笑始以锦衣丝履,作紫粉拂面。”据说这种紫妆确实是从魏文帝曹丕的宫人段巧笑开始的,后来流行于整个南北朝时期。

以现代人的化妆经验来看,以紫色粉打底敷面是因为这个人的肤色较黄,紫色粉打底可以使肌肤看起来更加白皙。看来这个叫段巧笑的宫人在化妆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她也算是这种化妆技巧的创始人了。对于紫粉的制作,北魏贾思《齐民要术》里有详细的制作方法:“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和合匀调。取落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

额黄妆

额黄,又叫“鸦黄”、“鹅黄”、“约黄”、“贴黄”、“宫黄”等,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额黄妆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额黄妆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进入全盛时期,全国大兴寺庙,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一些妇女从涂满金粉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渐地形成风气,以至后来将整个面部都涂成黄色了,谓之“佛妆”。

从南朝梁简文帝的很多诗作里就能看出当时额黄妆的受欢迎程度。其中有《美女篇》的:“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有《戏赠丽人》的:“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还有《率尔为咏诗》的:“约黄出巧意,缠弦用发新。”由此可见,在南梁简文帝时期宫内嫔妃化额黄妆已成为流行。

红妆

红妆,又称“红粉妆”。化妆时先用丝绸或粉扑从粉盒中沾一些米粉或铅粉,层层均匀地涂在脸上,再沾红粉、胭脂之类的饰物涂染在面颊颧骨部位。这种化妆的方式起源于商周时期,秦汉后较为普遍。南齐谢眺的《赠王主簿》有:“日落窗中坐,红妆好颜色。”《木兰辞》中也有:“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化红妆胭脂是必不可少的。古代女性有时候会用胭脂在面部眉心或两颊处点染黄豆大小的圆点,有时也绘制一些图案。这种妆容称之为“面靥”。面靥妆的发明者有说是三国时吴国孙和的邓夫人,有说是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宠爱的宫女薛夜来。不管是哪一位,最初的面靥妆都是用来掩盖脸上的伤疤的,是一种缺陷美的妆容。这种妆容也称之为“晓霞妆”或“斜红妆”。

除了绘制图案,后来也有将金翠珠玉或色纸等材料制成各种图案粘贴于面颊的面魇妆。这些制成各种图案的材料称之为“花钿”,也称之为“花黄”。《木兰辞》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估计贴的就是这些东西。

发展到后来,花钿与额黄妆经常混用,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很典型的妆容“梅花妆”。据说梅花妆的发明人是南朝宋时的寿阳公主,所以也称之为“寿阳妆”。当然也有说梅花妆是唐朝武则天时的女官上官婉儿发明的。无论如何起源都和面靥妆有些相似,最初都是为了遮盖某些缺陷的,可见古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在妆容这件事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中国古代女性的妆容可以说是种类繁多,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妆容外,还有几种不常见的,比如啼妆、半面妆、碎妆等。这所有的妆式都是根据史料、出土文物和文人墨客诗作中的描述总结出来的,所以说影视剧中表现的古代妆容也是有根据的,只不过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表现就不同而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