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文化探秘:火与铜淬炼的文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青铜铸文明”为主题,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1500多件。
8月5日20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在经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夜幕之下,仍有不少游客造访此地。“夜游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感觉真的很棒。”来自山西省的游客刘凯赞叹,“我早就听说宝鸡市是‘青铜器之乡’,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宝鸡境内出土青铜器的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均居全国之首。正如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所说:“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就有宝鸡青铜器。”
因此,宝鸡也成了源远流长的青铜器文化的故乡。每一尊静默千年的青铜器,背后都有一段只属于自己的过往。它们用身上的铭文,向后世讲述先民们的故事、传达祖先架构社会的理念。
千年已逝,回响犹在。
“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宝鸡市出土的青铜器何尊。
“鸣钟”“食鼎”传奇多
“古代的青铜器种类很多,在西周和西周之前,以礼器、乐器为大宗,其中,礼器以鼎居多,乐器以钟为最,于是前人便将钟鼎作为各种青铜器的总称。这些都是先秦时期贵族们使用的器具。”8月29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史琳向游客介绍,“成语‘钟鸣鼎食’就是来源于此……”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诸多青铜器之中,最有“分量”的当数何尊。“何以为尊,我有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上。穿破历史的重重迷雾,何尊向世人倾诉着周王朝的威仪和过往。铭文共122字,记述了周成王在洛阳修建东都成周的历史。现在,何尊已经成为禁止出国展览的“镇国之宝”。
一点“灵光”和属于历史的侥幸,引导我们与何尊相见。1963年6月,宝鸡农民陈堆在祖屋后的土崖上看到亮光,用小镢头刨出来一件青铜器。这件默默无闻的古董被当成“破烂”险些熔成铁水。几经辗转,两年后,何尊与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废品收购站邂逅。最终,何尊被宝鸡市博物馆以30元的价格购入,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之后,随着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宝鸡地区展开,大批青铜器相继出土。这些青铜器就像穿过浩瀚历史长河的明灯,照亮我们来时的路。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老先生曾说:“中国青铜器研究中的一系列大问题都可以通过宝鸡青铜器得到解决的钥匙。”
2012年,宝鸡石鼓山出土了数十件青铜器。耄耋之年的李学勤闻讯赶来,看完新出土的青铜器,兴奋不已、大笑连连。他说:“宝鸡的确无愧于‘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何尊尊底那100多字的铭文印证了《史记》所载营建洛邑的史实;逨盘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每一次都能让人欣喜若狂。”
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是我国历史学研究的学术正流。李学勤长期负责我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他而言,宝鸡青铜器的发现,为研究商末周初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认识商周时代有很重要的实证价值。青铜器铭文与史记记载的每一次吻合,都在将中华文明的来路远溯一步。
据不完全统计,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已达2万多件,仅馆藏就达1.5万多件,约占陕西省青铜器馆藏数量的三分之二。宝鸡的青铜器,并不只存在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我国著名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和“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均出土于宝鸡。
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
何尊底部绘制的铭文。
镌刻千年的“德”与“礼”
7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研学团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研学活动。同学小王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在本子上记下这样一件趣事:“到了西周时期,‘德’字才有了心字底。”
“德”字的变化同样发生在何尊之上。“西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大觉醒,周人开始摆脱神权的控制,获得人为人文理性。”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冯盛国说,“这些概念主要是通过‘德’这一观念实现的,在周人精神世界里为‘明德’。”
周人恪守的道德,被镌刻在青铜器之上,教化世人。岐山县博物馆里藏着一件旅仲簋。它的内底铸有铭文17字(其中重文2字):“旅中作誖宝簋,其萭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这件青铜器寄托了旅中(仲)美好的愿望——希望子孙恪守孝道。
冯盛国在整理了143篇青铜器铭文后发现,宝鸡青铜器铭文包括的道德相关内容非常丰富,有爱国主义、尊重自然、忧患思想、简朴思想和孝道观念等。2000多年前的周人对人与自然的思考,筑牢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之基。
因此,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成了当地很多中小学德育课的课外课堂。“我喜欢带我的学生们来这里,来体会最‘原汁原味’的‘仁义礼智信’。”宝鸡中学历史老师沈佳敏说。
宝鸡青铜器的纹饰就像早期的警示漫画。《左传》里说:“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就是各种神物的形状就是要警示世人,防止道德败坏。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鸱鸮纹等纹饰就承载着这样的功能。
周人以“德”约束内心,又以“礼”规范行为。有周一代,“礼”是制度、是规矩,是人们需要遵守的准则。2003年1月19日,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发现了一个青铜器窖藏,出土西周青铜器27件。其中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记述了一位西周监察官的授职典礼。
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六月中旬丁亥日这一天,天刚亮,周宣王就来到周庙,准备任命大臣单逨就任“历人”一职。单逨肃立在中庭,面向北方,接受任命。仪式在周宣王向先祖的祷告声中开始,他告诫单逨,要明辨是非、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否则,单逨的失职就是自己作为天子的过错。随后,周宣王给单逨礼服、鞋子等赏赐。单逨接受了周宣王的赏赐,并向周庙敬献了祭祀用的圭,完成这场册封仪式。
时空重叠在2000多年之后,2018年,宝鸡市将四十三年逨鼎的铭文故事,制作成视频,让干部学习其中的廉政思想,取得了良好反响。
铭文故事的内核里流淌着属于宝鸡青铜器的千年文脉。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真善美的道德追求,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不曾改变。
杨家村窖藏出土的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总字数达4000多字。图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复原的杨家村窖藏。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几何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回旋形构成的几何图形。
青铜器的“其命维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上古时代一路走来,宝鸡青铜器不仅在铭文的文化内涵上与时俱进,它本身具有的一些元素,也演变为别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焕发出新的生机。
西安市民高子成喜欢收集各种不同的文创产品。“我喜欢这些带着青铜器元素的文创产品。它们上面的铭文和纹饰有一种特殊的美感。”高子成说,前些天,朋友送他一个何尊“宅兹中国”钥匙扣,他立马就换上了。
近年来,在淘宝上出现了品类繁多的青铜器主题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钥匙扣、中性笔、帆布包等。
“文物要能变得生动、会讲故事,让原本只能在博物馆学到的文化可以通过创意产品传播得更加广泛。”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董欢欢说,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很有必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优质文创品牌。
除了文创产品的兴起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展览方式也在进行着变革。怎么让宝鸡青铜器讲好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陈亮费了不少心思。“博物馆是一个讲故事的文化机构,要在丰富的藏品中选取合适的展品,构成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他说,“通过故事构建以及对相关展品的组织,可以令博物馆与公众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与当下社会产生更为密切的关系。”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实现。2017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策划了《止戈为武——两周青铜兵器与军事文化展》。“我们那次展出的重点不是对两周武器装备的陈列,而是向游客展示两周时期的‘毁兵’(止息兵戈)习俗。”陈亮介绍,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两周时期的社会风貌,引导游客去思考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为展览增添思想内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还有一家“青铜乐坊”。8月27日,放暑假的小学生赵明亮骄傲地把自己做好的青铜造型手工拿给妈妈,说:“妈妈,妈妈,看我做的何尊,我还在上面写了‘中国’两个字。”
赵明亮妈妈一边夸着孩子,一边把孩子的作品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时常能看到青铜器和孩童的“对视”。稚嫩的瞳孔里,映射出对世界的好奇和求知的渴望。目光另一边,是沉稳、庄重的“千年长者”。
“我们通过画青铜器脸谱、做青铜器灯笼、学青铜器剪纸、捏青铜器造型等手工活动,让游客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陈亮告诉记者,“博物院用现代科技手段,让青铜器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能给人以历史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记者 申东昕)
记者手记
文物如何“活化”利用
文物如何“活化”利用?长城从抵御外敌的边墙变成了游客们竞相踏足的景点;故宫从曾经的森严紫禁城变成了如今的“文物之家”……
文物想要“活化”利用,必然少不了专业的维护。但文化意义的发掘往往比物质层面的维护更加重要。因为无论怎么修补,文物总是一件“旧物”,唯有其代表的文化,可以不断发掘、与时俱进,赋予它新的意义。
那么,文物的文化价值要怎样去挖掘呢?首先,需要明确其自身的特点。结合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当下价值导向,去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特色化的解读。其次,文化的挖掘还需要借助当下流行的传播媒介。诸如“互联网+”“交互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会让文物代表的文化传播更为迅速,不断传播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最后,文物的文化挖掘需要贴合群众,平易近人。拥有足够多的受众后,文化才不会被时代抛弃和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