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康震点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观众质疑理解错了
诗词大会至今已办了5季了,5位镇场导师也是吸粉无数。
和蔼可亲的王立群老师,让我们见识了大学者的风度。翩翩帅气的郦波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学者的直率。蒙曼和杨雨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才女的气质。而最让很多网友喜欢的,还是康震老师。他每场的解释都深入浅出,既能品又有画,画猜诗环节每次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但品诗赏词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所以对于康震在节目中的一些点评,还是有不少观众提出过质疑。比如他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来鼓励选手,有观众就认为这是杜甫用来讽刺人的诗,这么用欠妥。对此事,笔者认为,虽然杜甫的原诗是讽刺,但这14个字流传到现在,意思已经有所改变,康震老师这样用也不能说是错的。
而更让观众质疑的是他对辛弃疾《青玉案》的解读,我们先再来回顾一下辛弃疾的这首千古名作: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于公元1175年前后,当时30多岁的辛弃疾满腔抱负,面对金人压境,他希望南宋能强硬一把,让他率兵上阵杀敌。可惜,南宋君臣不思进取,沉湎于享乐,他也毫无用武之地。想他那握剑的手,如今只能提笔填词,抒写内心的惆怅,他心中是何等不甘!
这首词有多经典不用笔者多说,在很多人心里,它妥妥的是宋词前10强的作品。康震在诗词大会中对它的解读是:不管词的前面写得多热闹,最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就是“我”,也就是辛弃疾自己。正是这一说法,受到了不少观众的质疑。
在不少观众看来,这首词入选课本多年了,当年语文老师基本上都是把它当成一首情词来理解的。元夕指的是元宵,我国自唐宋以来,年轻男女就有元宵同赏花灯,结交好友,甚至定下终身的习俗,这一点是很热闹的。所以千年诗坛中,不少元宵诗词都是咏颂爱情的。
而且词的上阕,从遣词上来看也写得相当浪漫。东风夜放花千树,清风徐徐,烟火乱落如雨,玉壶光转,萧声悠扬,这可不就是恋爱的场景吗?最重要的是,词的下阕也提到了不少佳人,她们笑语盈盈,盛装前来。词人正是在这一众人中,寻找心中的那个“她”,最后在灯光昏暗,人烟稀少的一个角落,找到了“她”。
这种理解方式,是最常见的解法,从字句上毫无违和之处,堪称两宋情词的巅峰之作。那么康震的理解,就真的错了吗?笔者认为,不一定!
康震把这首词理解成,这是辛弃疾和自己的一场对话。在最热闹的人群里,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里,辛弃疾要找的不是什么爱情,而是曾经的自己。辛弃疾21岁就一战成名,曾率50多人进数万人的军营,当年那个策马扬鞭的少年,如今已成了一个中年大叔。他在寻找自己的初心,找到曾经的自己。那个被冷落,失意的自己,就在人烟最稀少的地方。这样的理解方式,就解释了为何那人一定是在“灯火阑珊处”,因为辛弃疾当下是不得志的,是落寞的。
两种理解方式相对比,笔者更倾向于康震的解读。因为辛弃疾一生其实是很少写情词的,他心中最爱的一直是妻子范如玉,一生所作的600多首词作里,提到女子的,多数都是为范如玉所写。写这首《青玉案》时,他和范如玉早就在一起了,夫妻恩爱。所以他在路边,寻觅爱情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当然话说回来,咱们不是辛弃疾,无法回到南宋去问一问他此词到底何意。所以只能说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到底是谁?是某位佳人,还是辛弃疾自己?这首词到底是爱情词,还是抒写不得志?每个人的理解,会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的不同,而完全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凭此就认为康震理解错了。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