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要闻】听不够故乡的声音——访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主任孙振彦

2020-08-27

天气预报

25日白天:多云,西风3-4级,最高气温27度;

25日夜间:晴,西南风≤3级,最低气温14度;

要 闻

听不够故乡的声音

——访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主任孙振彦

“离别故乡来到北戴河已有20多年了,岁月虽然漫长,但我对故乡的情怀是越来越深了。”电话那端,三千里之外的渤海湾畔,孙振彦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他说,想念故乡的山水,更思念故乡的人。因此,他渴望常常听到故乡的声音,“故乡的声音会勾起我美好的回忆,同时也会在文学创作上给我以无限动力。”

孙振彦早年毕业于鹤岗师范中文大专班。中学时代的他就偏好于作文,大学时,班级里的“北极光文学社”成了培育他文学创作的肥沃土壤,也就是从那时起,孙振彦的笔下经常流淌出一篇篇清新隽永的文字。“大三那年,《鹤岗日报》发表了我写的一篇散文《大海畅想曲》,那也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他说。

“真没想到,这么多年,你公务和写作两不误,工作干得挺优秀,写作水平也很高,竟然荣获了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对于记者的赞赏,电话那端的孙振彦只是哈哈一笑:“这不都是故乡培养的嘛。”孙振彦回忆说:“我从学校毕业后,先后走了两个工作岗位,第一个是学校,当语文老师。那时我在二十三中,因为离家远,每天要从铁东走到南山挤3线公共汽车,然后到新街基再转乘通勤车。那时候,公汽儿是真不好挤呀,后来,我就干脆住在学校了。”想起住校那段时光,孙振彦说那是他20岁的天堂,每天清晨或晚上,他在操场上跑步、习练武功,然后秉烛夜读、为学校《北国草》文学社的孩子们修改文章……

“我在故乡的第二个工作岗位,就是到报社当新闻记者。”他说,“23岁那年,我告别了三尺讲台,调入报社。”“那时,我在农林部,主任是宋鹏举。”“回忆起那段时光,苦是真辛苦,但苦中有乐也有甜。这么说吧,深入厂矿、农村、林区,披星戴月我无怨无悔;抗洪前线28个日日夜夜,喝江水,睡窝棚,‘抗洪先进’的称号又让我这个战地记者感到无上荣光。”

“后来,我们夫妻俩结束了两地分居牛郎织女式的生活,但我也因此告别了这座非常熟悉的城市,我的记者生涯也由此划上了句号。”听得出,电话那端的孙振彦变得激动起来:“没想到,在我临别之际,报社专门为我开了一个欢送会,从社长、总编到机关科长、部门主任、编辑、记者,大家对我三年多的工作都给予肯定。当然,这些都是我不会忘记的故乡的声音,这些年来,无数个日日夜夜,彼时的情景、每个人的讲话,都已浸入我的骨髓,成为我生命中永久的滋养。”

最让孙振彦念念不忘的,是黑土地上爱他的故乡人,还有那条默默流淌的煤泥河。

“其实,那条河就是南山选煤厂洗煤后排出的一条大黑水沟。”孙振彦解释着。为什么孙振彦对故乡的煤泥河有着这么深的情感呢?“这么些年,我之所以对文学创作孜孜以求,动力不竭,并时时产生创作灵感,应该说这都是故乡给予我的生活激情,是《煤泥河》诗社放飞了我诗的理想。”

孙振彦说,作为煤城特有的景致,我们几个同学起初在一起创办诗社时就把诗社命名为《煤泥河》,这个名字既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又充盈着盎然的诗意。“与诗友们在一起,不断激发着我的生活热情,便催生了一篇篇今天看起来也还算过得去的文字。在我参与编辑的《煤泥河》诗刊上,曾先后刊发过我写的小诗《献给黑土地的故人》《苦相思》《春日遐思》等,那些就算作是我稚嫩的诗作公开示人的开端吧。”电话里,孙振彦传来了朗朗的笑声。

孙振彦说,虽然了告别了《煤泥河》,但诗的影子却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梦想依然在心里,于是,在远离故乡的每一个日子,抑或是工余周末,他都会在信笺上、手机上留下一行行泛着思想灵光的文字,伴随着眼角上不断流出的晶莹泪水。他说,往往这时,与其说是在写作,倒不如说是在与故乡对话,他是真的想倾听故乡的声音啊!

孙振彦告诉记者,故乡的声音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这里面有着太多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因为,他的相恋也是从故乡开始的。于是,他把储藏在心底多年的相思,历尽删改17遍之后,终于在渤海湾畔北戴河岸边的家里,写成了近两万字的长篇散文《故乡的声音》。在这篇充满浓烈感情色彩的散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为自己的散文集《碧螺情思》的题词:从故乡的《煤泥河》出发,将诗的长衣大袖编织成一篇篇美文,振荡于全国诸多读者心中。他说,直到有一天,自己的著作一部部摆上了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的书架;直到有一天,自己获得了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站到了中国散文奖的最高领奖台上。

“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有能力、也很勤奋的人,本职工作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了一大批优秀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以及一些新闻、摄影作品等,还著有《碧螺情思》《俄罗斯之旅》《青岛自游人》《北戴河旅游实用图册》《大家诗歌选》《情系大海》《北戴河旅游》《根在北戴河》等10多部专著或合集,入选了《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品被收入《中国散文大系》《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等几十种文集。也曾获得过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最佳散文奖、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海洋文学奖、河北散文名作奖、河北文艺彩凤奖等等。现在,除了担任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主任,你的其他活动也不少吧?”对此,孙振彦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的爱好比较广泛,因此在作协、桥牌、国学、太极拳等方面也都有职务。此外,他还是大家文学网的艺术总监,燕山大学张永琛文学奖评委,中国诗歌春晚秦皇岛会场艺术顾问,《大家诗歌选》主编。

“去过一个地方,想念一个地方,都是因为那里的人,而不是那里的风景。特别是对故乡的情怀更是如此。在我看来,故乡是游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故乡是灵魂深处永远不会丢失的情感符号。”离开故乡太久的孙振彦,话语里,满满都是对故乡的深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当成功与掌声扑面而来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与故乡的亲人分享。当夜深人静,秉烛走笔,大脑中不时地就流淌出关于故乡的情感。而今,我50多年的光阴已转眼逝去,有时忽然就会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电话那端,孙振彦发出感慨:“当我踏上故乡的土地,奔波劳碌之后放松身心置于故乡亲人之间,我才知道,在我生命里最需要的,是灵魂的栖息地。人世间最美妙的享受,是在暖心暖肺的氛围中,听到故乡的声音!”

来源:鹤岗日报 记者 包洪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