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诗中的“平仄”到底怎么算?现代仿写古体诗还需要考虑它吗?

2020-08-27

古诗的“平仄”其实不难,只不过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语言系统的差异,所以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如果知道了古诗中的“平仄”是如何发展得来的,就会恍然大悟一般,感觉其非常简单。

“平仄”的要求是从近体诗开始的,古体诗无此要求

在古典文学中,“古诗”是一个大概念,它包含了很多体裁,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有“平仄”要求的,主要是针对近体诗中的律诗、绝句,也就是“格律诗”。

所以,“平仄”的诞生其实也就是“格律”的要求,当然“格律”的范围稍大一点。

话说,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沈约、周颙等一群人比较喜欢讨论诗歌的写作技巧,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他们撞破了汉语“音韵”的秘密。

他们发现,原来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有不同声调的。

或许现代人会感觉有点好笑,汉语有声调,这不是常识吗?但这一秘密确实是在南北朝时期才被发现,之前汉语有声调,但人们对此的感觉不深。

沈约等人发现,之前时代里那些写诗的名家,如曹植等人,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好,是因为文字间“声调”等配合,所以听起来非常舒适。

于是,沈约等人意识到,如果能将这一规律总结出来,并且主动应用于诗歌创作中,那岂不是写出来的作品都非常优美了吗?

出于这一目的,他们制定韵书,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就是“平声”,“上去入”三声同为“仄声”。

运用这一规律创作的诗歌因为出现在齐国永明年间,所以被称为“永明体”,是后世格律诗的开端。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的诗歌主要还是以五言为主,魏晋时期没有多少七言诗歌,七言诗大量出现是在隋唐格律诗成熟之后的时代了,那时“平仄”的要求也更为规范。

知道了这一历史就能知道,像魏晋时期的诸多诗歌作品,甚至李白的一些古风作品、白居易等人的叙事诗等等。它们是不讲究“平仄”的,以内容为主,并不太受格式的束缚,所以读起来就不如格律诗规整。

“平仄”等差异可以用音乐来类比,沈约等人也是如此描述的。

音乐之中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互相配合,所以诗歌中也需要“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配合。

乐曲中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所以诗歌中也需要达到: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所以,“平仄”只不过是使得诗歌达到音韵更为优美的一种具体方法而已。

“平仄”的依据和时代有关,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要求

近体诗讲求的“平仄”依据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毕竟字音要以“官话”为主,就像今天标准音是普通话一样。

所以,古时候就会修撰不同的韵书。

“平仄”最开始的要求自然就是沈约、周颙等人所制定的,但当时的韵书并没有流传下来。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是《切韵》,隋朝陆法言所制,但原本早已失传,现在见到的是敦煌的唐代抄本。

但这部韵书在唐初就被《唐韵》所取代了,虽然二者相差不大,但唐人作诗依据的自然是唐人的韵书。

唐之后,宋代又修了一部韵书,就是《广韵》。《广韵》的意义比较重大,其体制也比之前的《切韵》、《唐韵》更为完备,划分更为细致,也吸纳了一些方言的音韵。

金元时期,又有很多人对《广韵》进行了韵部的合并,从206韵部变成了106韵部。最后根据元代阴时夫所著的《韵府群玉》,将这一个106韵的制韵法固定下来,也就是后来沿用的“平水韵”。

这一《平水韵》在清代康熙时期还有过修订和调整,但变化不大,形成的最终版本才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平水韵”。

所以说,“平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要求,唐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等作品用韵也有区别,有时候并不是不合韵制,而是用韵标准不同。

那么,今天如果还想创作“格律诗”的话,所用的韵自然不是平水韵,毕竟普通话的“四声”和古汉语的“四声”有很大区别。没有了“入声”,平声也分为了“阴平”和“阳平”。

所以,关于“平仄”,如果想要仔细研究古人作品,那么除了需要知晓其由来之外,还应该对应当时的韵谱,做专业的对照。

但如果只是想要鉴赏或者仿作,并不用太细致地了解,只需要知其大概,将韵书当做字典一般的工具书来查阅即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