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史上最经典的七首《清平乐》,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2020-08-27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作为宋词词牌。《花庵词选》中又名《清平乐令》,因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故又名《忆萝月》;张翥(zhù)词中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又名《醉东风》。

历史上的知名诗人、词人如李白、苏轼、李清照、黄庭坚、辛弃疾等都均有《清平乐》留世。今天就来品读史上最经典的六首《清平乐》,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幸福生活: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屋外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满头白发的老翁和老妇人,老两口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是多么悠闲自得。他们的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的草丛里,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别来春半》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用一个“别”字,领起全文,表“肠断”之由,发“思念”之音。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思念的情思比作连绵生长的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三个短句,以春草的蔓延之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与《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整首词以红笺、斜阳、遥山、帘钩、人面、绿水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诗人心中蕴藏的惆怅无端表现得委婉细腻。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意,给人以惆怅百结浓愁不尽之感。

《清平乐·六盘山》

近现代·主席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主席这首词景象开阔,意蕴丰富,起承转合,层次分明。诗人在词里回顾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表达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昂扬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当年岁月的艰辛以及伟大领袖的精神气概。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可以说是黄庭坚最经典、水平最高的一首词,也是史上最经典的惜春词之一。诗人不知春归何处,当发现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过蔷薇。整首词曲折跌宕,回环反复,一波三折,其清新细腻的语言、精妙绝伦的构思、回环反复的思路、淡雅轻奇的风格、清逸超尘的意境,简直教人拍案叫绝。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首词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从所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高雅、冰洁、或豪迈奔放之特点。全词用语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世骇俗而又不舍情理,这正体现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是诗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个时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全词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构思精巧而意蕴深厚。诗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画面,深刻表现出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落魄,对自己一生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结尾两句上升到国难之忧。

阅读经典诗词,品味文化之美。

这七首《清平乐》,你最喜欢哪首呢,如果还有其他诗人的,欢迎评论补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