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老屋,老屋——记忆里的旧时光

2020-08-24

如果

有几百几千的闲钱

家人也有闲暇的时光

让你带着孩子家人,走近乡村

你是愿意去这里?

这里?

还是这里?

这里?

你想走走这样的路?

还是这样的?

过过这样的桥?

还是这样的?

这样的

看看这样的屋院

还是这样的?

“欣赏”这样的罗马柱?

还是这样的一些房屋构件:

不过,现在到农村,看到的往往是这样:

崭新的,整齐得像部队的军营。

那老房子呢?

拆了:

烧了

荒芜了

还有几户人家住在老房子里

大概是因为病

因为穷

因为势单力薄

因为某种制度的限制

他们住在村里边边角角的破房子里

还在使用这样的茅坑便桶,

到处是柴堆杂草、瓦砾乱石、鸡粪狗屎

在热蓬蓬的空气中

可以闻到阵阵的熏臭

雨天漏雨

冬天漏风

霉天长毛

屋里长草

日里黑黢黢

夜里透星光

四季听鼠声

半年防蛇蝇

……

以前说

有囡不嫁龙潭岙

脚踏石子两头翘

住这样的房子

孩子连老婆都讨不上。

可是,这真的是老屋之故吗?

几千年和山水环境共依共存的,自然和谐的老屋,

就真的不适合现代农民了吗?

有没有一条合适的路子,可以拯救老屋?

其实拯救老屋的前提,是要先拯救人心。

新房子确实好,宽敞、体面

但一家就这几个人,还不是建了五层,空了三层

有些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

当然资源的占有,那是欲望的满足与攀比的快乐。

谁家起新屋,哪个村子镇子拆得快、补得多,哪个领导有力度、升得快

这背后的,可能还有些别的东西

很早前,就有一批知识分子走进农村

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先生

分别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南京晓庄和嘉陵江三峡地区展开各自的乡村建设实践

他们以文化躬耕者的身份参与到民族自救与再造的大潮中,

体现了知识分子式理想主义的思考与实践。

他们有些从文明习惯入手、有些从卫生习惯入手、有些从家庭伦理入手、有些从社会秩序入手。

但是更大的社会变革很快就来了,一个浪潮接着一个浪潮。

来时,大家的内心都还没准备好。

只看到别人有了的,我也必须有。赶紧赶紧,抓吧抢吧。

好在现在还有清醒者

费孝通先生早就把100多年前士绅阶层离开乡村的大潮称为“水土流失”

近些年有识之士提出新型的乡村建设,乡贤回归,在概念上,可以算是“水土回归”的尝试。

早在九十年代,浙江等一些地方就要求城市建得像城市、农村像农村。

一些人带着知识、带着对历史与文明的尊重,对美的认知来到乡野。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祖先是如何在他们自身的条件下,

达到天与地与人的和谐。

有了这样的认知

才是最时尚、最和谐、最美好!

于是,也就有了这些:

有了这样的改变:

其实,这样看来

只要讲卫生、懂些现代美,

老屋捯饬捯饬,真的可以很时尚,很健康,可以很诗意,

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在记忆的旧时光里。

当然,想到那些古人,

那些徽商、晋商、浙商,

那些卖药的、卖盐的、卖丝绸的

他们有了钱,就想着要让文化来浸润、来滋养自己和儿孙

那年代,文化即时尚!

墙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暴发户!

家无板桥画,必是俗人家!

当然,唐伯虎与郑板桥之流

如果有宝马车、有空调别墅房相赠

他们也一定是乐于接受

况且,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冰箱的原型了。

现在,乡村好像可以成为某类人寄托理想的地方了,

老屋的保护也大概可以很“潮”很时尚!

但愿这记忆里的旧时光更美好,人心可以更健康!

作者:陈引奭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