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辛弃疾很著名的一首诗,50字清丽无双,选入小学古诗,你一定背过

2020-08-23

文/顾无

【引觞漫谈】

既然有《唐诗三百首》珠玉在前,后人们对于每一个朝代的代表文学,自然也就有了收纳整理的愿望,希望能够借着这本选集名垂后世,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说实话,我本人对于这两本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唐诗上边。不过《宋词三百首》中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点是确信的,其中许多作品我们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都背诵过,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即使进入社会十几年,几十年,其独有的旋律和字句依旧在你脑中挥之不去。

不知道大家平日里读诗背诗都是怎么做的,我每天既会系统性的看几首《唐诗三百首》,也会随性的翻一些诗词APP,随意背些句子,碰到之前学过的,就试试现在还能不能背下来,当然大部分是背不下来的。

可是今天要讲的,辛弃疾的这首词,我却依然能够从头背到尾。

【临其诗境】

想必大多数朋友都有过夏天待在农村的经历,除了蚊子多一点,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有凉风,有树阴,有老朋友陪着,到了晚上,就搬一把椅子到树下,摇着扇子聊些家长里短。

辛弃疾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武将,毕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样的句子给人的震撼实在太过深刻。

不过辛弃疾的一生里,赋闲在家的日子要远远多于他的戎马生涯。晚年的辛弃疾闲居在家,做了地主,也只好以身边的生活消遣自己的豪情壮志了。曾经的沙场争锋,终究只能出现在梦里。

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奸臣排挤罢官,回到了上饶一带闲居,却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5年之久,这期间朝廷一味的投降忍让,主和派始终占据着主流,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中原大义,辛弃疾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天纵的才情,也就挥洒在这绿水青山之间了。

下面这首词,堪称是这15年中,辛弃疾最为清丽自然的一首,其他的词中,无论表面字句如何,总觉得有一种英雄气短的压抑藏在词后,这一首,辛弃疾好像完全放空了其他,沉浸在了当下的场景中,所以读起来也轻松很多。

【经典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条分缕析】

小时候喜欢这首词,大概也是因为它贴近现实生活,而且情感上比较真实自然吧。

整首词,移步换景,随着辛弃疾的一路走来,一幅真实的乡村夏夜图也就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句写树上的活动,明月慢慢升起来,经过了喜鹊栖息的树枝,明亮的光线惊起了喜鹊,于是振翅而飞,惊魂未定。清风徐徐,为燥热的夏夜送来凉爽,也唤醒了从未偷懒的蝉儿,在树上继续自己的求偶大业。

第二句写地上,“稻花香里说丰年”,词中的场景符合广大农民的认知,也顺应了人们想要丰收的愿望,所以在农村中流传很广,农田里多青蛙,所以“听取蛙声一片”,也是夏夜一种独特的享受。不过我是那种见到青蛙就害怕的人,这一层乐趣倒从来没有体会过。

上阕更多的是听觉,下阕则偏重视觉,天外疏星点点,原来是乌云遮住了原本的星空,山前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自然是很舒服的,可是又怕它一下子大起来无处躲避,于是辛弃疾加快了脚步,转过一个弯来,却看到在庙旁的树林边上,正是自己曾经落脚过的茅屋,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这首词也就在轻松的氛围下走到了尾声。

至于辛弃疾去到茅屋门口,又将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时间线到此而止,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也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参与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