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祈年文潭:“土味文化”盛行之下,美育更要从小抓起

Image 2020-08-20

 作者:周杏

  近日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朋友圈打卡的各地山寨版“白宫”作为又一国产“土味现代建筑”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类似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土味在网络流行语中是俗气、反潮流、不洋气等一类词汇的统称,不止在建筑届,近年来其作为一种独特的 “审丑”趣味在大众文化领域似乎呈现出某种蔓延趋势。“土味文化”为何如此盛行,究其原因,这是一种审美的缺失,正如木心先生所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当一个民族的美学教育,跟不上物质充盈的步伐,不仅各种喜剧、闹剧频出,悲剧也会接踵而至。”

  “土味文化”盛行之下,如何让其中的错误价值观念和不良信息丧失其寄生土壤,全民审美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美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美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在个人成长的始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一显著特点与智育、德育、体育存在本质区别。

  在多元审美文化复杂交织的当今社会,“美”与“丑”时刻都在个人心灵和大众文化空间里发生着对话和碰撞。当“美”蒙上或神秘、或高贵、或无趣的“面纱”而无法与人亲近并共鸣时,“丑”就会以新鲜、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领其空虚的心灵,在大众空间中打造出一片又一片“文化荒漠”,而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破坏力则更为强大。正因如此,学校、社会和家庭更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的广阔海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

  然而,“土味文化”的盛行还深刻地提示着当代的美育体系光有“美”的引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归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没有“丑”的衬托和对照,“美”是堆砌的,无趣的,也是令人疲惫的。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美育体系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对青少年的正面价值的教育和引导,对一些“丑陋”现象,特别是新生的“丑”的现象或是以隐晦暧昧的回避、排斥态度处之,或是放任其被娱乐化消解,缺乏深入到全民范围内的无情批判,导致青少年缺乏辨别美丑的能力,造成其审美人格的不健全。

  “土味文化”一定是错误的吗?答案当然不是。美学家朱光潜曾指出:“‘丑’不完全是消极的,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意义。”然而,当大量“土味”作品在向制造丑、表现丑的娱乐化、低俗化道路上一路狂奔时,其危害是显著的。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教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