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东坡的一生为何会接连遭遇坎坷?这与他的性格缺陷脱不开干系!

2020-08-19

苏轼,世称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且苏轼的创作不仅仅限于文学,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着非常高的成就。其中本人对苏东坡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发明的东坡肉和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典故。

苏轼在精神层面上崇尚自娱自乐,有看空一切的淡然与旷达。既能悠游无世,又不会被世俗所拖累,无论遭遇多大的不公,微微一笑,生活依旧乐观向上的去生活,这是多么旷达的一种心境啊。但要说起苏轼的一生,那真可谓是仕途坎坷,自1091年开始,他被一贬再贬,直至62岁才渡海北归,受尽百般磨难的他若不是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怕是早已殒落在历史洪流之中了吧。

公元1907年,当时御史台的几名官员联名上书弹劾苏轼,称其诗词作品愚弄朝廷,狂妄自大。因此他被捕入狱。那时的苏轼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不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于是许多新党官员都欲置他于死地。因王安石的求情他才免于一死,但于当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这对满腔抱负的苏轼而言是何等的打击。若是常人面对这等打击怕早已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但苏轼没有苏时,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就在这样的情景下,苏轼豪迈大气的创作了他的不朽名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诗写的不仅仅是当时下雨的天气,也暗指他人生的逆境。苏轼那时虽深陷困境,却仍乐观旷达。他丝毫不畏惧眼前的困难,何必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呢?不如放开歌喉,一边演唱一边缓步前进。在这种境遇下有着这样豁达的心境,值得我们深深的敬佩。

苏东坡在晚年的时候曾自题这么作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苏东坡并不是十全十美,苏东坡有点自负,这也是他一生经历坎坷的原因之一。但是不管怎么说,苏东坡的大气从他的作品《赤壁怀古》中可以体现的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