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臻物鉴赏,宋代五大名窑——传世钧瓷

2020-08-19


宋代钧窑在河南禹州烧制,禹州古称钧台,明代设钧州,故后人名之为钧窑。

传世钧窑创始于唐,盛于北宋晚期,属北方青瓷系统,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钧窑的一些特征

1. 钧窑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烧成后釉色呈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天蓝、月白、天青等瑰丽多变的釉色。底部刷一层酱褐色透明护胎釉,俗称芝麻酱釉。

2. 釉面上有“蚯蚓走泥纹”。钧窑为二次烧成,素烧后再上釉,釉层肥厚,釉面干燥时或烧成初期会发生干裂,在高温烧制阶段,釉药流入空隙,形成流动的条状痕迹,俗称“蚯蚓走泥纹”。

3.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的釉色,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窑变现象,因此每件器物的釉色各不相同,尤以红、紫为经典釉色,灿如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因此,对钧窑的评价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

4. 数字钧官窑。北宋后期,为宫廷烧制养殖奇花异草专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器物底部刻有从一到十的数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相传底部刻有一、三、五、七、九单数的为红釉,二、四、六、八、十双数的为青色釉。钧官窑的数字都刻在护胎釉之下,刻在护胎釉之上的应为后世补刻。有些器物上还刻有"奉华殿"、"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等宫廷庭院名称,有些为北宋刻制,有些是清代乾隆朝宫廷造办处后刻。乾隆皇帝十分珍爱宋代瓷器,赏玩之余,让造办处工匠在很多宫廷收藏的器物上,题刻了大量御制诗文,从而成为宫廷收藏宋代名窑的佐证。

宋代钧窑中,出戟尊是一个独有的品种,其他名窑中很少见。出戟尊仿商周青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颈、腹、足的四面均贴塑条形方棱,俗称“出戟”。宋代钧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存世量很少,弥足珍贵。

出戟尊

下面是一些钧窑、钧釉器物供大家鉴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