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

2020-08-12

2017年,北演公司创立老舍戏剧节,并与天桥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以“呼唤戏剧文学精神”为办节宗旨,回归戏剧本源,探索戏剧发展,传播戏剧文化。时至今日,老舍戏剧节成功举办三年,业已成为北京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通过“戏剧 · 人生”系列推送,我们一起走进名家与名作,探寻戏剧魅力。

接下来的三期戏剧·人生,我们将讲述当今公认的三位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欧阳予倩、洪深,他们不仅有优秀的戏剧作品传世,更推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造就了许多中国戏剧史的大事件。

今日名家:田汉

1898年,田汉出生于湖南,原名田寿昌。

十八岁那年,在舅父的帮助下,田汉赴日本读书,而后在东京加入了李大钊等人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文艺创作。

1920年,田汉发表了戏剧处女作:《梵峨琳与蔷薇》。

梵峨琳是小提琴的英文violin的音译,代表着艺术,蔷薇花则代表着爱情。这部作品有着关照现实的背景设定,同时又着重于人物内心感受的抒发,正如田汉的自我评价,《梵峨琳与蔷薇》是“通过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其往后的作品也多沿着这一思路创作。

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田汉又陆续创作了不少戏剧剧本,其中包括《获虎之夜》(1924)《名优之死》(1927)《苏州夜话》(1927)等名篇。

《获虎之夜》历史剧照

——————————

辛亥革命后的一年冬天,长沙东乡仙姑岭边的一个乡山猎户魏福生把独生女儿莲姑许配给了富户陈家的三少爷,村里人人都称赞这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魏福生全家也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唯独莲姑心中郁郁寡欢。原来莲姑自己并不愿意这门亲事,因为她一直钟情于她的表哥黄大傻……

《名优之死》历史剧照

——————————

作品以揭示艺术的社会命运为主旨 ,写京剧演员刘振声不幸的演艺生涯。刘振声注重戏德、戏品,对待艺术严肃认真,并精心培育了小凤仙这样的后起之秀。但是小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却心猿意马,“不在玩艺儿上用功夫,专在交际上用功夫”,成了流氓绅士杨大爷的玩物,背叛了先生为之呕心沥血的戏剧事业。刘振声贫病交加,忍受着恶势力的迫害,又眼见艺术被蹂躏、艺术人才被摧残,终于心力交瘁……

这一时期的田汉不仅进行戏剧文本创作,同时也作为导演将这些作品搬上了舞台,使其具备了更广泛的传播力。

1928年,田汉主导,与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伙伴一起创办了南国社,设立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五部,以戏剧活动为主,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在戏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南国社也是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的团体之一,其成员如唐槐秋、陈凝秋(塞克)、陈白尘、赵铭彝、金焰、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日后成为了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南国社部分成员合影

1935年初,田汉创作《回春之曲》,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救亡多幕剧。

《风云儿女》宣传海报

同年,田汉与夏衍合作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上映,电影的主题歌即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与聂耳

1940年,田汉在重庆与欧阳予倩等人创办《戏剧春秋》期刊,后到桂林领导组建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新中国成立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等职,自始至终致力于中国戏剧戏曲艺术的推进工作。

如果要探究为何田汉可以被称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曹禺先生对他的评价也许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

“田汉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他对中国话剧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 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二,他在中国话剧史上, 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