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故宫是怎么拨打110、119的?第四种方式相当智慧
古代的故宫是怎么拨打110、119的?
周乾
(本文部分内容载于《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第7期)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今故宫博物院前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图1),是皇帝执政及帝后生活的场所。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含有房屋9000多间(4根立柱围成的空间称为一间房),建筑群外围有10米高的城墙,城墙外还有50余米宽的护城河,是北京城内的“城中之城”。故宫建筑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建筑使用者的身份特殊性,使得故宫在防火、防盗等方面有着极其高的要求。一方面,故宫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采用木梁、木柱、木屋架作为核心骨架,外面还饰以油饰彩画,很容易产生火灾;另一方面,为防止古代皇室人员的安全受威胁,及时发现、阻止外敌或刺客入侵极其重要。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现代发达,皇宫内一旦出现警情时,古人无法采取现代社会报警方式——通过拨打110、119号码的电话来报警。那么,古代故宫的护卫人员有什么方法来报警并及时传达讯号呢?以下进行解读。
图1 紫禁城古建筑群
方法一:口头传递。紫禁城内有大量的值守人员和护卫军,日夜进行巡逻,一旦发现警情,则立刻通过口头传递方式报警。在清代,为便于紫禁城内的护卫人员之间及时互通信息,还有“传筹”的做法。所谓“筹”,就是一根木棍,护卫人员通过交接“筹”来报平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还珍藏有一幅清代的《紫禁城传筹图》。该图显示,在清代紫禁城里,紫禁城内的汛地(哨所)至少有58处,每天晚上有官兵656人巡逻,在紫禁城内有5条固定的路线进行夜巡,值守官兵通过传递筹的方式来进行信息联络,一旦有警情,立刻大声喊话,及时传达警情。如清代官书《国朝宫史》卷四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农历九月初四凌晨,寿安宫内遮阳的草席着火,被传筹巡逻的护军发现,护军急忙大声呼喊值班的太监灭火。另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的第二章里,写到了“每当夕阳西下,禁城进入了暮色苍茫之中,进宫办事的人全都走净了的时候,静悄悄的禁城中央—乾清宫)那里便传来一种凄厉的呼声:‘搭闩,下钱粮(下锁),灯火—心—’!随着后尾的余音,禁城各个角落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值班太监死阴活气的回声”。这种互相口头传递的方式,是古代故宫护卫人员报警的重要方式。
方法二:摇铃。在故宫城墙与护城河之间,有一排排的长房(图2),它们在明代被称为红铺,在清代改称为围房。这些长房之所以最初被称为“红铺”,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墙面颜色为红色。明代红铺主要充当哨所功能,内有哨兵负责守卫皇城的周边。各红铺之间的哨兵,通过铜铃的方式来传达警情。如明代宦官刘若愚撰写的《酌中志》卷十七载有“墙外周围红铺三十六处。每晚有勋臣一员,在阙左门内直宿,每更官军提铜铃巡之,而护城之河绕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紫禁城外有曾36处红铺,每天都有大臣在午门以东的阙左门值班,并负责安排士兵带着铜铃巡逻,如果发现警情,则摇铃报警。清代雍正时起,红铺被改称围房,除了用于哨所外,还用于存储档案、紫禁城内生活用品,同时还是激桶处的所在地。“激桶处”其实就是今天的消防队。“激桶”是一种灭火工具(图3),类似于今天小朋友的玩具水枪,通过大小两个竹筒相套,首先由小竹筒吸水,在需要灭火时将水推出即可。“激桶”体型不大,但使用方便,而且中国古建筑多为低矮造型,一旦由火警,古代消防人员使用激桶可较好地发挥灭火作用。据清代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三》之《内务府三十三》记载,东华门、西华门外空闲地围房内,曾经各安放激桶四架,每天都有官员率领消防队员值班,一旦紫禁城内发生警情,消防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刻进入紫禁城内灭火。而紫禁城外消防人员接到警情的方式,则主要通过摇铃传达。由上可知,摇铃是紫禁城报警的工具之一。
图2 东华门外的围房
图3 清代晚期类似激桶的水铳
方法三:信炮。信炮即通过炮声来传达讯号的警报方式,清代在京城采用。清代满族统治者在盛京(今沈阳)时,要求清军以鼓为号,发生紧急情况时,以击鼓来紧急集合。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满族统治者进入紫禁城,并开启了清朝统治。由于京城幅员辽阔,顺治帝下令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天的景山)安放信炮,以传达警情。顺治十年(1653),顺治帝考虑天下太平,重大警情不多,因而下令把信炮位置移到了紫禁城西北角的北海白塔山上,下令在白塔山上安放信炮(图4)五门,立旗杆五根,如遇到紧急情况,放炮为号。另京城内九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亦各有信炮5门,白天挂黄旗,晚上悬灯笼,随手候命。只要白塔一放炮,内九门也跟着放炮,发出警报讯号。一旦放炮,紫禁城的护卫按如下规定集合听令:凡是不值班的大臣和侍卫,率领本旗亲军营兵,镶黄旗在东华门外集合,正黄旗在西华门外集合,正白旗在神午门外集合;内务府参领、佐领率兵在神武门外集合,都统、前锋护军统领在午门外集合,各王公门上章京、护军等集门府听候传唤。根据清嘉庆年间《白塔信炮章程》记载,清初期信炮由八旗都统管辖,乾隆八年(1743)改由布军统领管理,并设总管1人、信炮官8人、领催4人、炮手8人、步兵16人。
图4 白塔山信炮
方法四:石别拉。“石别拉”为满语,汉语意为“石海哨”,属于清代警报系统。石别拉利用了紫禁城内大量使用的栏板望柱头改造而成,且主要利用莲瓣形状的望柱头进行改造(图5)。望柱俗称栏杆柱,是我国古代建筑和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普通的莲瓣望柱头内部是实心的,而清代工匠在制作石别拉时,将其内部挖空,犹如一个空心葫芦。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命侍卫府在外朝、内廷各门安“石别拉”,分多围布置:乾清宫、坤宁宫、宁寿宫、慈宁宫为内围;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为外围;乾清门、景运门、隆宗门为前围;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协和门、熙和门为后围。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战事警报或是火灾,护卫人员将约10厘米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使劲地吹(图6),石别拉便会发出“呜、呜”的类似螺声的警报声,浑厚嘹亮的声音传遍整个紫禁城。宫中其他人员听到警报声后,立刻备好武器,在指定地点集合并开展防御行动。石别拉在建筑学上也具有一定特色。它巧妙地利用了紫禁城各个庭院内的栏板望柱头作为警报装置,兼有欣赏和实用的双重功能。一方面,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部分望柱头开孔,使之成为警报器,这些望柱头又起到实用性功能。由于历经数百年,部分石别拉的孔洞被泥土堵塞或替换成实心望柱头,因而如今故宫内的石别拉已不多见。但是石别拉的应用,可以说是紫禁城建筑艺术与建筑智慧结合的一个典范。
图5 石别拉照片
图6 石别拉使用示意图
明清时期的故宫内,主要通过上述四种方法来传递警情,使得各种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1914年5月,故宫内的第一部电话在武英殿内的古物陈列所开通。从此以后,故宫内的警情多用便捷的电话来传达了。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