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代不良商家也售假,连烤鸭都能做假的!乾隆、纪晓岚都曾上当

Image 2020-07-29

每一年的315都在无时无刻地刷新大家的认知底线。

无良商家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真希望,每一天都能是315。不然吃个东西,不仅要担心长胖,还要担心会不会慢性中毒!

不过,这种造假,不仅仅是现代人会干,古人也会干。

在商品经济发展飞快的宋朝,制假售假也同样地猖獗。

在宋朝有一首曲子这么唱:浙右华亭,物美价廉,一道会买三个升,这一瓶约三斤,客官你还别不信,把称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就是说你买三斤酒,酒一斤,水一斤,装酒的瓶子也有一斤。虽然很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这也说明,在宋朝也存在着无良商家。

宋代袁采写的《袁氏世范》记载:且如小人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

翻译过来就是:小人在市场上卖东西,质量低劣的东西,也能够修饰的新颖奇特;假冒伪劣的东西也能做得跟真的一样。比如用胶糊来处理丝绢布帛使之更有光泽,在米麦或肉里加上水,以增加重量,用便宜的东西来代替名贵药材。花言巧语,旨在把东西卖出去,耽误了别人的饮食、使用,他才不管这些。

同样的,在《袁氏世范》里,袁采还记录了一个戒卖假药的告示。看来卖假药的行为,在古代也有。

所以古人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纯良,不法商人自古有之。

南宋词人周密还在《癸辛杂识》中说“今所卖鹿脯多用死马肉为之,不可不知。”意思就是,用死马肉冒充鹿肉脯的,很多

到了明清时期,假货之风更加盛行。

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叫做张应俞的人还编写了一本叫做《杜骗新书》,里面记载了种种黑幕现象,上至官场科举,下至市井细民,旁涉九流三教,无不机诈百出,善良人偶一不慎,即堕其穿中,小则受骗招灾,大则家破人亡。

这本《杜骗新书》里记载的都是些当时真实的社会新闻,被作者写来现身说法,简直就是一部当代的《防诈骗手册》

明中叶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一些奸商,“又其俗喜作伪,以邀利目前,不顾身后,如酒搀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贯水,织作刷油粉。”

这种造假手法,多么似曾相识。

这些卖假货的商家,造假方法层出不穷,就算是深谙生存之道,搞定乾隆都只靠着一张嘴的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也记载了自己被骗的经历。

有一次,纪晓岚买了几根蜡烛,回到家后一直点不燃。仔细一看,原来这些蜡烛是用泥巴做的,只是在外面裹了一层羊脂

还有一次,纪晓岚兴致冲冲地买了十几块大师的墨,有模有样地装在一个旧盒子里,纪晓岚信以为真买了回去。回去一看,竟然是用泥巴做的

再有一次,纪晓岚的亲戚去买了一只烤鸭,买回去之后,发现这烤鸭居然也是个假的,“乃尽食其肉,而完其全骨”。身上没有肉,只有鸭架。鸭肉是用泥巴敷上去的,鸭皮是用纸糊的,再熏成烤鸭颜色。看起来就是外焦里嫩的一个鸭子,没想到只有鸭头和鸭掌是真的。

真是人心险恶!

这种造假的手法,要是流传下来,少说也是个非遗手艺人的标准了!

被骗的,不止老百姓,乾隆也曾被骗过。大家都知道,乾隆很喜欢收藏一些名家字画。1745年,乾隆皇帝得到了第一张《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爱不释手,当做宝贝,三天两头在上面盖章写弹幕。

后来,乾隆又得到了一副《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一时间竟然分不出两幅哪一幅画是真。后来经过求证,才得知后面这幅才是真货。这也就意味着乾隆曾经拿赝品当了真品,还痴迷到一定程度。

电视剧《延禧攻略》里,就曾将这一事件重现过。

为了面子,乾隆始终不承认无用师卷是真货,但他嘴里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还是将无用师卷好好收藏了起来

猝不及防的忽悠,闪了乾隆的腰。不知道他有没有在得知真相的夜里捶胸顿足。

这要是古代有打假晚会,估计也是不缺题材的。

古今之商人,以造假之术忽悠群众,虽然一样很可恶,但不得不说,现代社会的造假危害性更大。

谁能想到,你吃的海参是用敌敌畏养大的,你孩子喝的奶是加了三聚氰胺的,你吃的快餐是用过期食材做的,你花几代人心血买的房,是残次的,你从超市买的食品是从辐射区运过来的……

为什么这些年患癌率高?为什么得重病的人越来越年轻?为什么稀奇古怪的疾病越来越多?为什么不孕不育的人越来越多?

不法商人自以为是的聪明,以为自己能跳出被坑,却不知骗来骗去,最终还是会骗到自己身上,无论衣食住行。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