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偶!用竹子做的衣服长这样…
终于还是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你期待的夏天是什么样子?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
“热”
简直是夏日逃不过的主题
那么古代人到底是靠什么
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清凉时尚,缺“衣”不可
可能大家对古代服装的印象是
“宽袖长袍“
+
”衣袂飘飘"
=
“仙气十足”
那么古人夏天实际穿成什么样呢?
在古代,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选择麻布类作为夏季首选。和纱罗为丝织物不同,“夏布”是用麻为原料制作的,所以格外透气导热。
明·夏布单衫
除了麻质的夏布,还有草本植物“葛”制作的“葛纱”。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可用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自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依靠葛布度夏,“葛”几乎成为夏服的代名词。
明·本色葛纱贴里
为了避免汗打湿衣裳,那么就穿“竹衣”这样网状的衣服,透风自然也就清凉了。
哇偶!
用竹子做的衣服长这样……
竹衣,俗称“隔汗衣”,衣由竹管珠编制而成,穿在汗衫内衣与蟒服袍褂之间,能起到透气和解热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隔绝汗水透出,防止穿在最外层的珍贵的丝织绸缎袍服因浸汗褪色变形。是一种明清时期重要的降温祛暑的功能性服装。
竹衣
待到盛夏,古人还会换上轻薄面料的服饰。纱和罗都是表面看有明显而细密孔隙的面料。
“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
----《酌中志》刘若愚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仅为49克。
“食”全“食”美,夏日“标配”
“冰”可谓是炎炎夏日最为直接的解暑利器,中国人使用冰的历史非常之久。据考证,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会使用冰来让食品保鲜和防暑降温了,而周代更是有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冰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冰政”;管理“冰政”的人被称为“凌人”;贮藏冰的地方叫作“凌阴”。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周礼·天官·凌人》
陕西省凤翔先秦凌阴遗址图示
这里的“凌人”即为“冰政”的负责人。从每年农历十二月左右,这个拥有80余名“职工”的部门在靠近凌阴的河道上开凿河冰(一般这些凌阴都修在河边山谷的背阴处),将冰切割后放到凌阴里,并将其用泥土封好,到了要用冰时再开启。
开凿河冰示意图
有了冰,古代的能工巧匠研发制作了他们的冰箱——“冰鉴”。
冰鉴可以看做是一种原始冰箱,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堆曾侯乙墓出土过很多大型器物,其中有一对冰鉴,铸造非常精美。
战国·曾侯乙铜鉴缶
曾侯乙铜鉴缶剖面示意图
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冰箱”的尺寸进化得迷你了不少。清代乾隆掐丝珐琅冰箱,是一个方形金属镶裹的木头槽子,下端有孔,用来排除融冰。
清·乾隆掐丝珐琅冰箱
“住”得舒心,夏日安心
早自先秦时期起,古人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打造夏日凉房,当时流行一种精心布置的地下室,夏天的重要餐饮活动都会在此举行。秦朝的首都咸阳,位于800里秦川腹地,打洞掏窑,那是祖传的技术。贵族们挖窑洞,里面再放置冰块,改造成“空调房”,学名“窟室”。
汉朝时,发展出了奢华的“清凉殿”,每当夏季来临,殿内石床上放置盛满冰块的玉晶盘,再由侍者对着扇扇子,多重降温,制冷效果极佳。
环保降温哪家强,创意一样看大唐。“含凉殿”又称“自雨亭”,是当时一种利用先进的冷水循环系统创造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唐朝的工匠们利用机械装置,将凉水输送至房顶高处,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水帘,达到人造降雨降温的效果。
自雨亭概念图
到了宋代,“含凉殿”进一步发展,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芳芬满室。
明清时期的有的人家在厅内凿一口深井,并用盖子盖好,上面凿孔,夏天冒冷气,冬天冒暖气,颇为实用。
土空调,地板下有水井
避暑之“行”,样样可行
天气热,不想动怎么办?
好说,找个树荫躺下!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至于躲在什么树下,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
清 邓文举 《蕉荫纳凉图》
蕉叶巨大的芭蕉树下袒胸裸足的高士静坐冥想,身旁的童子忙碌烧水、沏茶,画面和谐宁静。
明 唐寅 《桐荫清梦图》
老者在桐荫之下安然入睡,嘴角微笑,似在美梦。
佚名 《采莲消夏图》
夏日傍晚,呼朋引伴,泛舟湖上,采莲赏荷,清凉的湖水怎能不降暑几分?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竹林深处,纳凉塘边,静谧祥和,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来源:中国文艺网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