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读书分享——《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2020-07-24

读这本书是在3月,读后感也是3月写的,那时正值最难熬的第二个月居家生活,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思考生活的意义,寻找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这里要感谢茜泽,因为她创建的微信圈子,我开始尝试着把零散的想法整理出来,其中包括书籍或电影的读后感。这个过程把习惯开启的游客模式转变成了深度体验模式,也就是把思考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加工。简单来说,我产出了可以衡量的成果。生活需要这种直接的反馈。

从小到大,我向来不喜欢写文章,可能是因为不擅长所以不喜欢,不喜欢导致更不擅长。

小学时候的日记写成流水账,即便长大之后主动开始写些东西,每次也不会超过300字;我妈为了培养我文学素养而费尽心思订阅少年报,然而崭新的报纸堆积如山;每次考试中最害怕面对的是800字作文,绞尽脑汁套用模板,想方设法引用名言,千方百计堆砌排比。直到高中出现议论文才开始有点享受其中。如果当时语文是180分,那我就完蛋了。也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悲哀。

总之,我词穷,所以我不爱写东西,于是还是词穷。

但是,通过大学开始的自主阅读,我慢慢发现,写作是一种生活而不是能力,不是只有出口成章文笔华丽的人才应该写作。写作的目的是记录生活、表达思想。

所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才写作,而是为了给未来的自己看,让那个她真真切切感受到随年岁变化的想法和态度,就像在看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部分。而图片部分,由照片去完成就好。

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回到这本书的读后感。

两位作者分别是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我认为可以归为幸福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研究潮流。

主要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规划发生的变化。

其中最为感触的观点是,长寿意味着更多的变化,变化意味着更多的人生阶段,更多的人生阶段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因此适用于50-80年代出生人群的三阶段人生发展过程(学习、工作、退休)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人们必须持续学习才能发展出应对变迁的能力,才能不被淘汰。

也就是说,不会再有通用的人生模板,可能会发展出三个半、四个、四个半甚至更多的人生阶段。可见,在现代生活中,“不听老人言”还真不一定会吃亏。毕竟时代不同,人生轨迹自然难以复制。

讲到这里,我大胆地发散一下思维,想到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结合这本书的思想,出现在未来心理学课本上的八阶段会不会变成九阶段十阶段,或者每个阶段的年龄段是否又会发生变化呢?还挺奇妙的。

还有一段话也引人深思。

“我们的前人在某种程度上不需要考虑自己是谁,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是谁,我们要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以及这将如何映射出我们的身份和价值观。”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爸妈总是提到“我们小时候的那些事”——我们小时候每天都吃不饱,哪像你们现在这么幸福。

的确没错,他们连生理需求都未得到满足,哪会像我们想如此多关于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问题呢。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个年纪的很多人不能理解抑郁症存在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对幸福的定义本就不一样,何来比较可言。

总之,长寿对人类来说是一项挑战,我们个体甚至整个社会是否能积极应对直接决定了长寿是礼物,还是诅咒。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