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语文:诗歌鉴赏不会写?古人的思想不理解?

2020-07-21

有很多同学跟我反映,诗歌鉴赏无法理解。他们不知道诗人写的是什么内容,不能正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主旨。那今天,我就来带领同学们系统地认识一下这个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以及常见的三种题型。

首先,诗歌鉴赏的情感主旨很重要!是诗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能是景物十分美丽,抒发一下赞美之情。也可能是仕途不顺,被贬谪边疆途中的忧思伤感。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主旨呢?

知人论世

我们刚刚说了,古人写诗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那我们就要知道诗人此时是不是经历了什么事情,或者是说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故,这个就是常说的社会背景。

那古代的文人他会经历些什么呢?一般文人出路就是参加科举,然后就是做官。做官之后,不可能仕途是一帆风顺的对不对?那他就会遭遇贬谪,那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就会偏向于忧愁伤感。

除了遭遇贬谪文人还会有什么经历呢?

出门游历也是其中一块,这种情况在盛唐时期比较常见,诗人都喜欢出门游历拓宽眼界。诗人在外游山玩水的时候,看到一些美丽的风景,就会写一首诗来他抒发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除了出门游历,古代诗人还有一个常见的经历就是,独自一人在外漂泊,那他就会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所以说个人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一般都会在注释里给出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去看古诗的注释,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

除了看个人经历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在我们中学课本上出现比较多的一个诗人就是杜甫、李清照、岑参。

比方说,杜甫。杜甫是经历过唐朝由盛及衰这样的过程,经历过安史之乱。那他所写下的诗歌就是忧国忧民的,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的生活担心。

我们都知道北宋末年经历过靖康之耻,诗人开始南渡。像李清照前半生生活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夫妻之间琴瑟和鸣。到了南渡之后,在浙江金华一带流亡。所以在这个时期之下,她的诗词就是偏向于对以前美好生活逝去的伤感,对国家的担忧,对自己这种身世的感慨。

岑参呢是盛唐时期的一个边塞诗人,盛唐呢我们都知道,国力强盛。那这个时期的诗人,像李白,王维都是会有这种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所以融入到边塞诗,它就是会有一种建功报国的爱国热情。而到了中唐晚唐时期,诗人的建功报国的热情会稍微弱一点。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以及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

明确题材

这里要看清楚了是题材不是体裁,这个要分清楚,体裁就是说这首诗是绝句还是律诗。题材就是这首诗讲了些什么内容。那我们在初中阶段常见的题材有哪些呢?最常见的就是写景(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羁旅诗。

古人都喜欢写写景诗,在小景之后借景抒情。而山水田园诗是全诗都在写景,抒发的也就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呢常见的情感有三种,一是你和你的朋友分别之后的依依不舍之情;还有就是你的朋友要离开这里去很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可能对他有这个担忧的心情。长路漫漫,会不会水土不服啊;最后一个就是离别之时的祝福,祝朋友在那个地方过得开心,这个就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边塞诗呢,刚刚也说了,由于在盛唐这个特殊时期,国力强劲,文人呢可以去边塞发展仕途。所以在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是,建功立业的这种爱国热情。到了中唐晚唐时期,或者是到其他朝代的边塞诗,那他就会多一种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亲人的心情,还有一个就是对战争的厌恶。

羁旅诗,羁旅的意思就是诗人是漂泊在外的,很大情况下是被贬了,这种就是会抒发出诗人的伤感惆怅之情。如果被贬的地方比较远,古代车马行程很慢,所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抒发独自一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寂寞之情和思乡之情。

以上所讲内容不是百分之百的,只是说分析完题材之后,有这样几种情感。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确定,一定就是这种题材中的某一种情感呢?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做到第三步:分析意向。

意向是什么呢?意向就是在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事物。这个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

那我们怎么分析意向,为什么要分析意向?

因为,我们前面讲了,分析背景,分析题材。那么,很多同学就会有一种惯性思维,被贬了就一定是悲伤惆怅。这个时候,一定要回到诗中去分析意向。因为有些诗人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他的胸怀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就比如说,老师最喜欢的苏轼,他就是被贬之后,内心还是有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

但是意向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去分析呢?

所以我们第一个就要分析它的节令和时间,比方说同样是花,阳春三月,百花齐放,这个时候花所代表的意向是清新明丽的氛围。到了暮春时节,诗人还会写到花。这个时候就写的是落花了,那落花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伤感的心情。所以同一个意向在不同节令,渲染出的意向是不同的。

除了节令,我们还要分析什么呢?

还要分析这个修饰语。意向的修饰语非常重要!它会作为一种题型出现在题目中。比方说,让你赏析一下这个字在这个句子中的表达效果,诗人他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而非那个字。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题目让你找的字往往就在修饰语前面,这个修饰语是可以直接映射出诗人的内心的。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