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诗意,水墨绘佳境,谢时臣山水画《溪山雨意》

2020-07-20

有很多时候,看见一幅画作,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些经典诗文。通过诗文中描写的意境去解读绘画作品,这应该是传统绘画作品的魅力之一。即便是不懂绘画技法,也不妨碍去欣赏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有很多画家会借鉴姊妹艺术,创作出人人都能看懂的通俗作品。明代画家对于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很有心得,无论是明代早期的浙派山水引入故事性情节,还是明代中期的吴门画派讲究雅逸隽永,都是为了让赏画的人忘记品评作品中的技法,专注于画家表达的情感。常说的,画中有诗,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大家都能看得懂诗,那么就应该能够看懂画。

谢时臣 溪山雨意

这幅《溪山雨意》是明代著名画家谢时臣的作品。从作品风格上看,很像吴门画派魁首沈周的作品。谢时臣比沈周小60岁,他早年把沈周当作学习绘画的榜样。当他学有所成之后,继续寻找宋元名家的作品,深入研习笔墨技法。谢时臣虽然学过沈周的风格,但当时的各种画论都没有把他归入吴门画派。这一点显得有点奇怪,从风格上来讲,吴门画派包容性很强,主要创作清新秀雅的山水。这个画派连出身较低的仇英都能接纳,为什么不能接纳谢时臣?有一种说法是,谢时臣这个人特立独行,喜欢独来独往,这样有性格的人,不喜欢被套上某门某派的头衔。还有一种说法,谢时臣画画就是为了生活,他没有太大的追求,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同时代的很多画家不喜欢他。

谢时臣 溪山雨意 局部

上述的两种说法都显得有些片面,事件的真相已然湮灭在历史之中就不用继续探寻了。从谢时臣的总体风格来看,他的大部分作品刚柔并济,介于浙派和吴门画派之间。如果按照画风把他强行归入吴门画派的确不妥。比如《溪山雨意》中山势挺拔,浮云缭绕,山体看上去相当霸气。这样的气势,不像江南画家的手笔。在用墨方面,淡墨水笔,皴染有度,这又是承袭自五代的南派标准技法。谢时臣画的山介于南北之间,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那种。

谢时臣 溪山雨意 局部

整幅作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近景是五代名家董源的风格,中景和远景是典型的元人笔墨。由于画中烟云描绘精彩,让景致过渡自然,忽略了风格上的小小差异。谢时臣一方面表现出来雨中青山的润泽之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江南草木繁茂的华滋之美。两种风情的美交融在一起,就有了这幅雨景山水,让人百看不厌。谢时臣在画中保留了浙派山水的传统,增加了一个故事性细节。溪桥之上有人冒雨出行访友,书斋中的隐士默默等待。这样一个等候知音的细节,让山中的风雨不再令人烦恼,毕竟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到恭候朋友的好心情。

谢时臣 溪山雨意 局部

谢时臣的传世作品不多,但能够画出山的雄伟气势。在明代,这样的江南画家少之又少。可见,画家的创作风格不能全凭地域划分,江南也有豪情满满的画家。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