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清龢
嘉祐元年(1056)三月的一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苏家两兄弟怀着致君尧舜上的大志前往汴梁,参加进士考试。
第二年,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主持策问,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二十二岁的苏轼,刚满十九的苏辙,气宇轩昂,自有风骨。殿试结束,仁宗心里很是欣喜,回到后宫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年纪轻轻便被称有宰相之才,肯定是吃墨水长大的。
才有天资,功在初化
四川自古以来钟灵毓秀,浪漫至极,正如陆游所说: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座孕奇蓄秀的诗书之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陶冶着苏轼的性灵。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那清莹澄澈的江水每每涤荡,让他在后来的岁月里,也始终如水一般。“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后来远离家乡,始终念着故乡的富饶丰美。
七岁时,一位老尼姑讲起绣满了岁月沧桑的蜀宫旧事。夏夜温柔融化了星河,孟昶和他的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闲坐乘凉,看星星看月亮,吟诗作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字字柔美,韵味无穷,在苏轼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浪漫种子,几十年后的他将这句词续成了优美的篇章。
大自然的气息,悠闲诗意的时光,无一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少年苏轼,他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成长,蜀地让他爱的深沉,更是他的天才之源。
书香世家,得天独厚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苏轼家里并不十分富有,却也殷实自足。青竹陶冶人格,丰富的藏书更是非同一般的文化宝库。不过,苏轼也是个贪玩的小孩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但其父苏洵十分严格,将儿子的学业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的任务详细有定,如若完不成,更免不了一顿批评。这真是刻进了骨子里,以至于年迈的苏轼在海南时还梦见年少读书的情形:“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学业上一点都马虎不得,本该读完《春秋左氏传》的日子,却一半都没有完成,小苏轼心中非常忧伤,就像鱼儿吞了钓钩。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对自己的子女更是严格要求,苏轼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而是惜取少年时,与诗书为伴,“我昔家居断往还,著书不暇窥园葵。”虽然不能与小伙伴们一起玩闹,也没有时间看院里的葵花神态,却一心读圣贤书,与古人结交,得以追求自我精神的保全。
苏洵早年游览名山大川,四处游学,转益多师,与此同时极其珍爱艺术品,一向简朴生活的他为了一座木假山(形状像山的一块楠木),脱下身上的貂皮袄换。苏轼也耳濡目染,读书写文之外,他能弹琴可下棋,虽然比不上他的文学成就,可沉浸其中从未感到疲倦。酷爱书法和绘画,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书法上,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在绘画上,苏轼是“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与米芾等倡文人墨戏画派,至今有《枯木竹石图》存世。
苏轼母亲程氏夫人温润善良又果决坚定,经常挑选历史人事讲给孩子听。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名士,为人刚正秉直,学识渊博深得人们敬重。发生党锢之祸时,范滂不幸被牵连其中,但他始终坚持本心,不惜性命,与母亲诀别时,范滂说:“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亲回答:“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一个人既想有美好的品德名声,又想有长寿富贵,怎么可以两全呢?为了内心正义舍弃生命又有何憾?
范滂的大义凛然让十岁的苏轼无比震撼,他站起身来对母亲说“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你会同意吗?”程夫人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后来的新旧两党之争,苏轼的坚定本心大概可从此溯源。
有智有勇,善读善用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锐意改革弊政,起用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革新派人物,采纳他们的建议,并颁行全国,号为“庆历新政”。而后,国子监直讲石介写了《庆历圣德颂》一诗加以颂扬。
此时,八岁的苏轼在乡校读书,这首《庆历圣德颂》引起了小少年极大的兴趣,诗中所歌颂的十一个人却非常陌生,便大胆向老师请教,老师说:“你一个小毛孩,不需要知道这些。”
少年很是不服,“难道这些人是天上的神仙?若是神仙,我就不敢打听他们,但若是他们跟我一样是人,怎么就不能知道呢?”
老师一听,这八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见识,心里很是赞赏,便细致地将这十一个人的人品功业逐一地向他解说,并强调,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四人,是那个时代的人杰。
这四个人的名字便被八岁的苏轼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每每读到这些人的文章诗篇,总要细细揣摩,所以,后来苏洵命他模仿欧阳修《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试作一篇,他能写得那么成功。
金榜题名后,为表对欧阳修知遇之恩的诚挚谢意,苏轼向恩师呈递了《谢欧阳内翰书》,虽不足五百字,却将宋朝立国以来的文学发展进程精要概述。欧阳修读后赞不绝口: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且感叹:“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他预言,未来的文坛必将属于苏轼!
呈上《谢欧阳内翰书》之后,在父亲的带领下,苏氏兄弟一同到欧阳修府上拜见恩师。谈话之间,欧阳修问苏轼:“你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说:远古尧帝的时候,皋陶为司法官,有个人犯罪,皋陶三次提出要杀他,尧帝三次赦免他。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苏轼回答道:“在《三国志·孔融传》注中。”
苏轼父子走后,欧阳修立即将《孔融传》注细细地重读了一遍,却没有这个典故,十分疑惑。下一次见面,又问苏轼。苏轼说:“曹操灭袁绍,将袁熙(袁绍子)美貌的妻子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对此不满,说:‘当年武王伐纣,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忙问此事见于哪本书上。孔融说:‘并无所据,只不过以今天的事情来推测古代的情况,想当然罢了。’所以,学生也是以尧帝为人的仁厚和皋陶执法的严格来推测,想当然耳。”
好一句想当然耳,读书却不以书为桎梏,而能从书本之外寻得一片天地来,可谓善读书、善用书,文章怎能不独步天下?
读书有方,一念万年
书籍浩瀚如海,人的精力却是十分有限。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辅助,沉浸于千经万典倒成了书呆子一个了,翰林文墨精美绝妙,有才有方才能为己所用。苏轼读书时,遇到一本好书,必精读数遍,首先确定一个专题研读,然后换成另一个专题再研读,如是再三,将书本一一剖解,既精又博,这便是“八面受敌”读书法。现在的专题读书会也可从此衍生而来。
但是苏轼并不是只靠智慧,更多的还是靠勤奋打好根基。读书有三到已是老生常谈,苏轼读书亦是如此,必得备好笔墨,用心抄写研读。哪怕是有一百二十卷之多的《汉书》,苏轼也手抄三遍,当然不是按照原文机械的抄写,最初是每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遍则每段事抄两字为题,最后一遍则只用一字。任取一字提问,苏轼便可以背诵数百字,一字不差。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起草八百多道皇帝的诏命,文典皆美,并且从不需要再查书本,这靠的不仅仅是惊人的记忆力,更有别出心裁的读书方法。
苏轼贬谪海南之后,每天诗书为伴,著书立说,潜心深耕。每每读书,必定读到三更时分,哪怕出去游玩到深夜,回来也要读一会书才可安眠。如果说方法可使人在学业金字塔上高屋建瓴,勤奋则是那高屋的一砖一瓦。
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呢?不过是赤子之心能葆纯净,不过是草木之身可耐寂寞,当然,还有那不可多得的天分。
作者:清龢,一枚沉迷于古代文学的小仓鼠,子瞻的骨灰级粉丝,白水煮字疗肌,清酒烹诗醉骨。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