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小南山” 改写中华玉文化历史!

Image 2020-07-15

《乌苏里船歌》,是咱们黑龙江人特别熟悉的歌曲。只要前奏旋律一起,闭着眼睛都能联想到乌苏里江边蓝天、白云的美景。12日《新闻夜航》播出了乌苏里江饶河流域考古的节目。

想必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考古人员是如何判断地下文物的具体年份?

怎么就知道到底是距今多少年呢?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埋完这个墓以后,是不是马上就封了这个石头堆,如果没马上封这个石头堆的话,如果有自然水土流失的话,它形成的土散落出来的东西,它就不是原生地层的玩意了。

小南山只是饶河县城边一座60多米高的小山头,但考古人员主动系统发掘,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李有骞和杨永才也在这里论证了五年。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一个问题是不是埋完墓葬直接封的石,这是一个问题,它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埋完墓葬了就封的石,这十个墓葬不可能是同一时间挖出来的,但是是同一时间封上的。

大家反复论证的焦点就是,这些石头到底是什么时候被人搬上来的呢?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怎么判定这就是9000年前的呢,我们也请了一些专家来看,刚开始的时候意见也不一样,这石头是有一定范围的,随葬的有陶器、玉器、石器,通过这些器物的对比,能确定它跟墓葬是一个时期的东西,它是攒起来的,我们看这边有石头了,再往前就没有石头了。

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南山遗址大约9000年前的十个墓葬坑展开挖掘。去年,墓坑中发掘出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经过众多专家的严密推敲,小南山遗址的文化内涵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基本填补了(乌苏里江流域)的空白,以前这个地区是没有发现,在中国境内没有发现9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那么这个玉呢,以前发现是距今8000多年,那么通过小南山发现是9000多年,距离上说也更往北一些。

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对美玉的鉴赏和把玩。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成为了我们民族性格的象征。在小南山出土的各类玉器中,玉玦的发现最为耀眼。“满者为环、缺者为玦”,一般古人在玉环上打孔,制作成玉玦佩戴在身边,告诫自己不要自满自大。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现在一般的认识(玉玦)是戴在耳朵上的一种耳饰,那么小南山的玉玦是最早的,是不是也是耳饰,将来还要更多的证据来确定。

玉玦的出土直接给饶河小南山遗址入围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小南山文化”定名,增添了底气。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赵永军

黑龙江流域,特别是三江地区,这个地区古代文化序列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早期的渔猎经济在中国早期文明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小南山出土的各类历史遗存,直接表述了一万五千年前,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先民们的生活状态。遗址上的冰霜雨雪越过万年,一件件出土文物诉说着曾经远古的传说。如今小南山下、乌苏里江边,一曲曲船歌由远及近,在这片多民族兄弟姐妹的聚居地上,还有更多的历史故事有待探索。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