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他是中原书法代表,隶书大气苍茫,有汉代气象

Image 2020-07-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河南书法的整体复兴,以“墨海弄潮晋京展”为契机的中原书风渐趋形成。在中原书风的倡导者中,周俊杰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周俊杰

以隶书闻名,作品笔墨淋漓、厚重大气

他最早以隶书名世,其隶书以《开通褒斜道刻石》为文本,并参以《石门颂》《西狹颂》《张迁碑》及汉魏民间摩崖石刻,气厚势拙,笔墨淋漓,在当代写意化隶书中别张一帜。周俊杰的隶书创作既有顺应时代审美潮流的一面,如民间化、行草化取值,又有其自我发现的独到性的一面,如独钟汉隶。

周俊杰书法

当然,这里说的汉隶并不是指东汉晚期趋于高度成熟的汉碑,而是指前期汉碑的摩崖碑刻,如《开通褒斜道刻石》《广武将军碑》《石门颂》《三老讳字忌日记》《莱子侯刻石》等,他崇尚气厚稚拙和阳刚大气,并且把这种艺术精神视为民族精神的特征。他认为汉代书法便高度体现了汉民族的泱泱大国之风。

周俊杰书法

汉代以后,书法日趋精巧萎靡和柔媚化,因而在周俊杰创作意识中,复兴汉代书法博大恢宏的阳刚大气便成为创作的主旨。这种独到的书法审美观念,使周俊杰的隶书创作避开了当代隶书创作精巧化、帖学化的审美流弊,而以其隶书的开张、大气睥睨时流,仅此而言,周俊杰的隶书已具有了“这一个”的当代意义。

变法:越来越好的隶书与并不如意的草书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周俊杰主要致力于隶书创作,其时,其行草书还较平庸,而人们一般也只认同于其隶书而较少关注他的行草书。

周俊杰书法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周俊杰以章草致力行草领域,取《平复帖》及汉魏简纸并糅以碑学笔致和明清行草路数,创出一己行草面目。当代书家中化章草创为行草一途的书家并不多,这使得周俊杰的行草书在当代书坛别具新理异态。而其洗涤凡俗的生拙之气更是其胜人处。

近年来,周俊杰的书法创作似又进入一个“变法”阶段:隶书打破已往严整的格式空间,而广施草书笔意、结构,笔法更趋流动、空灵;行草书则大开大合,“敢于胡乱”(王铎语),笔致恣肆,一变而为狂草。“变法”往往意味着一个书家创作历程中更生期的到来,但“变法”并不必然指向成功,也可能会招致失败。

周俊杰书法

就周俊杰“变法”后的书法来说,其隶书虽弱化了前期隶书的阳刚大气,但结构、笔致更具蕴藉和自由书写意味也更具审美内涵,因而较之前期隶书,其“变法”后的隶书未尝不可视为审美图式的成功转换。

而其草书则由于忽视大草使转为形质的帖学圆势笔致,未加转换的以碑学笔法和章草体势作大草,因而笔势僵固滞涩,徒具外在之狂肆而不具大草圆融化境。对于有着强烈狂草情结的先生而言,其草书“变法”似有冒进之嫌,因而尚未臻至新的境界。

周俊杰书法

理论与创作兼善,让他在有着独特的标杆意义

作为书法理论家,周俊杰似乎很忌讳人们将他视为纯理论家而低估或忽视其创作实力。在当代书坛,他是少数几个既具有敏锐思辨力,又具有很高书法创作能力的理论与创作双栖人物之一,他的存在给某些一向对理论家存在偏见的人以观念矫正——理论一旦掌握在具有艺术感悟力的创作家手中,便可以焕发出巨大的能量。

周俊杰书法

较之只谙创作而不熟知理论的书法家,理论创作兼擅者往往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历史意识。理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书家的文化——审美观念与识见。

书史上的任何一位大家都不是仅靠创作赢得历史地位的,超人的识见即理论观念在其中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像周俊杰这样理论与创作兼善的书法家,在当代书坛有其独特的标杆意义。

周俊杰书法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