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半夜又闻蝉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这是800多年前辛弃疾在上饶写下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句。
记得上学时,语文老师还曾提出“清风半夜鸣蝉”句颇有争议,半夜缘何会有蝉鸣?于是,每逢酷暑的深夜,耳畔有蝉鸣响起时,总会认真聆听,辛公诚不欺人!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是南宋时期一个奋发激昂、极其坚定的抗金志士和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三次在江西做官,后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20余年。
上饶,位于信江上游,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这里不仅为面浙、控越、牙闽、襟淮的要冲之地,而且是浙赣走廊中段的“江东望镇”。加之上饶距南宋都城临安仅七、八百里,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因此,当时形形色色的官绅士大夫都纷纷在上饶选址寓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经过考察,开工兴建了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当年农历十一月,辛弃疾开始了他在上饶的闲居生活。据考证,辛弃疾生前作词总计629首,在饶作词约355首,占总数的56%。其中:带湖176首,瓢泉173首,另还有6首。在信州他先后待了两个地方:带湖和飘泉,都是他自己命名的:我们来看涌入他笔下的带湖风光,《水调歌头·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往来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带湖实景
卫星地图上的带湖
(带湖路北端的尽头,便是带湖了,今黄沙塘水库,好似一条长长的宝带,南起三清山大道,北至天佑大道)
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官来饶不久,表面是写悠游之趣,闲适之情,与鸥鹭为友,寄情山水,由带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间的悲欢和变迁;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天地之大,知已难寻;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纵是盟鸥,也不解己意。中国式的文人,从诞生开始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然真正的英雄哪有末路。官帽飞了,风景来了。或问景在何处?答曰:景在心间。且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描绘田园风光,没有比这更好的文字了,即使渊明东坡,亦不过伯仲之间耳。七八个星招呼满天繁星,两三点雨唤来漫山细雨。词中风物,连结着广袤乡村的一年四季,浸润着雨雪风霜,跳跃着阳光月光。稻浪、麦浪、声浪………美到极致却显寻常。“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画面何以称经典?盖因它有效浓缩了人生意绪。你没法稀释它,更不能消费它。它永远自足而矜持,像传说中的高贵佳人。
在带湖闲居的十年,辛弃疾“却将胸中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在田宅四周广种松竹,既然不能以出将入相决策于庙堂、厮杀于疆场的方式报效家国,那就为这片土地多种一株花,多栽棵树吧。“君恩重,教且种芙蓉。”既是出于对自然的挚爱,也是出于对家国的痴情。官场的奸诈,世俗的善变,早已让他十分痛恶。感觉中,只有自然界的山水田园、草木鸟兽,对人始终真诚,穷达如一。他在词中动情地写道:“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笔者行过带湖间的小道,登高远眺,远处松风阵阵,不由想起稼轩当年卧松间的诗句:“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被欲望反复拨弄的人,走到哪儿都看见名利场。回头再看辛弃疾吧,也许他是一服药: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別有说话?
铅山辛弃疾文化公园
松窗竹户万千潇洒,这里有讲究。以干万形容潇洒,并非诗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融入野地谈何容易,欠修养的人也爱清静,但过不了几天,他会对着风景打呵欠:风景不够刺激。他会急急忙忙逃回嘈杂的人群中去。
诗人却是另外一种情形:他所有的感觉朝着茫茫野地细腻敞开,他听自然的律动,而不是人世的躁动。尽管对后者他心中有数。他经历过躁动,有太多的感慨,于是他才倾听自然。他在纷繁的人事记忆中眺望清新的自然。牵挂人事有多深,进入野地就有多远。执着于人生、理想,方能体察自然,“看见”自然,这话意味着:自然从来就不是自然本身,它是人生的倒影。诗人滞留于人事与自然的反差之中。他捕捉张力并带入词语。文人从官场转身扑向山水。这绵延两千年的“现象域”大致如此吧?而这里的勾画只能是粗线条的。回望江南妩媚地,多少英雄游走。走出激昂与辛酸,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愁绪如山:“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07年10月3日,一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上饶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临终,他大呼“杀贼”数声而瞑目。稼轩入化境,距今八百年。而今带湖、瓢泉,巨松成林,风景独好。据《上饶市志》记载,巨松多为辛弃疾当年亲手所栽。今我来时,杨柳依依,带湖间,不见宋时明月宋时人。夏末游湖,展眼看去都是绿,惹人眷恋,这水还青碧着,仿佛一低头就可以看见稼轩佩剑行走,气如奔雷的身影。滞留带湖,不为亭台楼阁绿树清水之胜,为的是那份抗金的英雄,他进发的豪气,他描绘的乡村,他眷恋的佳人,他怀念的友人,他喝过的酒读过的书弹过的琴……千古江出,英雄无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内容摘自:《名人与上饶》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