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白日到底是朝阳还是夕阳,走近王之涣,走近《登鹳雀楼》

2020-07-09

想必大家都知道《登鹳雀楼》这首诗吧,这首诗是一首被赞誉是五绝第一的千古名作,大家肯定也都在小学的时候学过这首诗。那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首诗吧!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整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完大家是不是一下就回到了小学背诵这首诗的时候了呢?说到这首诗就不得不提起它的作者王之涣了,他真的可以说是很惊艳了,仅凭六首存世作品就流芳文坛,可以说的上是很厉害了。

写这首《登鹳雀楼》的时候,王焕之那时候才三十多岁,虽说年纪不大但是人生经历却很丰富。他那时候考上功名的时候很早,到了后面因为某些原因被罢了官,再后面就是过上了云游天下四处散心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外出游玩的时候登上鹳雀楼的时候写下来的,这首诗不仅让他流芳千古,而且还使得这个地方成了很多文人向往的地方。这首诗的意思肯定大家都知道,但是最近却有一位大爷说是这首诗的意思一直是被大家错误理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大爷说是这首诗的"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不是指傍晚时太阳,而是指朝阳。这一说法肯定是让很多人都傻了,这怎么可能呢?

这位大爷认为说是夕阳啊他大部分都是红色的,所以咱们才一直说什么夕阳红,所以这个白日怎么也说不通是这个夕阳啊。而且再说了,朝阳的话,那种刺眼的光才能更符合这里的白日的说法。但是怎么讲都不太好说,难道课本上的内容是错误的吗?这怎么说都是有问题存在的!我们一起来理理头绪,先看看原本的解释哈!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大气磅礴,理解起来也是很轻松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太阳顺着山峦慢慢的落下去了,黄河的水也翻滚着往下流去,站在这个楼上,要想看到千里之外之景,那就请再往上面去一层。

看完了这本来的理解我们再看看大爷这个说法吧!这个大爷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也是从事教育的一位学者。我们看看"依山尽"这3个字,这里大家的理解其实就是咱们之前说的那个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家对"白日"的理解不够深。我们来看看这几种常见的解释吧:来看看第一种,这里的夕阳确实是红色的,但是为什么这里王焕之不用红来描述呢?其实是在于天气,这里的天空有时候有有蒙蒙的雾气,遮住了一些光亮,让这里本来红的太阳也就泛白了,所以这里也是为下一句做了铺垫。正是因为有了雾气所以才需要登上更高的地方去看的清楚。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这里的 "白日"是那时候的一种意象,指的就是太阳,没有什么特指。这里王之涣的意思可能是:太阳傍着山峦缓缓落下,是依据这里的"依山尽"推断出这是夕阳,而不是因为"白日"二字。这种用法,在那时候是很常见的。就比如说是曹植《赠徐干诗》就写到"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阮籍《咏怀诗》中的"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所以这里确实是意象的用法。

首先值得肯定是这种思考的精神。其实哪种理解都是可以的,一切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咏怀诗》《赠徐干诗》

文:追风少年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