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文化交融到边境冲突,中印两个文明古国,何以走到这一步?

2020-07-08

灵动的少女身着薄如蝉翼的纱丽,身姿曼妙,美目流光,伴着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翩翩起舞,皎皎的明月和璀璨的星光都为她沉醉,潺潺的流水和飞舞的蝴蝶也为她喝彩。

这是87版《西游记》第24集插曲《天竺少女》描绘的一幕,当时唐僧一行人即将行至西天,却在天竺遇到了玉兔幻化成的少女。这首歌在玉兔精与唐僧成亲时响起,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这首许镜清作曲,闫肃作词的《天竺少女》和87版《西游记》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丰富了很多个儿时的美梦。

《天竺少女》之所以脍炙人口,多多少少因为它有一些"咖喱味"。歌名中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电影给人的印象就是"一言不合就开跳",大量的歌舞是印度电影的特色之一。

同为文明古国,古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由中国人作词作曲的充满印度风情的歌曲《天竺少女》,只是文化汇融与升华的一个缩影,海纳百川的中华文明正是在这一次次发展与超越中,才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如同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奔腾的恒河也哺育了繁荣的恒河文明,依托肥沃的恒河平原,一代代人在此繁衍生息。这片以农业为主的土地上产生了要求人们信服"四大皆空"的宗教——佛教。可以说,古印度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佛教的传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后,古印度的音乐、舞蹈、乐器、绘画、建筑等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其中,音乐无疑是不同文明交流的一座桥梁,古往今来,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音乐作为记录自己情感的方式。心情好的时候就把愉悦的见闻写在歌里,痛快地唱出来,心情不好就将烦闷的情绪写在歌里,哽咽地唱出来。即使听歌的人语言不通,不理解歌词的意思,但是却能明确感受到歌中蕴含的感情,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大抵就是如此。

从西汉末年起,古印度本土的乐舞也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天竺乐》。三国时期,《天竺乐》就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敦煌壁画中造型各异,神态优美的舞姬,她们跳的舞很可能就是《天竺乐》。唐代时期的乐器,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也是于大约公元350年由古印度传入我国的。

自古以来,"诗词歌赋"便是文人墨客挚爱的雅事,顾炎武曾写过"诗从歌伎采,辩使坐宾惊",古代的诗词大多非常适合配乐演奏,通常也都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播,因此我国的诗歌史也是音乐史的一部分。

歌曲之所以适合传播,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的搭配使用发挥着重大作用。而按照陈寅恪先生在《四声三问》中的观点,四声中的平、上、去三声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读佛经之三声归纳得来,可见印度音韵对中国诗歌体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印度歌舞的影响力还辐射到了其他地方,骠国(现缅甸)也是佛教国之一,音乐舞蹈都受古印度影响。唐贞元十八年,骠国到唐朝献乐,白居易曾作《骠国乐》:"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表演者头身之上布满花纹,身披珠缨锦佩,敲铜鼓,吹玉螺,舞起来跳跃旋转,像龙蛇飞动,至今在缅甸民间舞蹈中还能看到这些特点。

除了音乐之外,在艺术方面,我国的雕塑受到古印度的影响也很大,敦煌莫高窟中衣袂飘飘,千姿百态,已经成为莫高窟名片的飞天,实际上是由佛教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转化而来的。

在佛教中,"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二者是夫妻,分别是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后,二人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和为一体,称为"飞天"。

这个与印度神话伴生的仙子,与中华文明相遇后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于洞窟初建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经历了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在一千余年的时间里,飞天的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总体来说,敦煌飞天的特点是动作流畅,体态丰腴,手执乐器,凭借飘曳的衣裙和翻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称:"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可以说,飞天的故乡虽在古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华文化共同孕育成的,敦煌飞天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那么,中华文化对古印度的影响大吗?答案是:不如印度对我们的影响大。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如他们,这点看看中华文化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影响就可以知道。原因或许在于,印度与中国之间耸立的喜马拉雅山成为了天然屏障,脉阻断了一部分交流,但是佛教能在中国流行开来,正说明了中国并不故步自封。而印度的文化实际上出现了断层,现在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带来的,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考证,没有像中国一样,每一代的发展脉络都清晰可见。

时间拨回到千年之后,中国与印度还是隔着喜马拉雅的天然屏障,这两片土地上的人都经历了生老病死,五千年前的月光照着五千年后的人,美丽的天竺少女还在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由不同文明共同描绘出的飞天依然翱翔在莫高窟的壁画中,和平与发展固然是当下的主题,但是没有谁能保证有哪两个国家一定不会兵戎相见。

现在印度国内正在掀起"抵制中国货"的浪潮,导火线是6月15日爆发的中印边境冲突,有趣的是,在中国却并没有出现"抵制印度货"的活动。

有人笑言这是因为印度没什么可抵制的,但究其根源,在于莫迪上台之后印度民族主义抬头,而民族主义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放任民族主义盛行,那么这个民族很可能会失去包容性,没有了求同存异的意识,长远来看或许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生在中美、中印之间的摩擦,实际上是不同文明与观念之间的碰撞。事实上,每一种文明都是根植于它所扎根的土壤,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共同书写,没有优劣之别,只有合不合适之分。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任何先进的文明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融入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只守着固有的成果,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那么这个文明终将失去生命力。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在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感到骄傲的同时,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去面对其他民族的文明。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