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相》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世界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王白石真
1.
会想写书评的冲动往往不是在读完一部书之后。事实上,读完一部作品之后,我就什么也不想写了,既写不出来什么感受,更不知道如何去写。确实,读完一部作品,对于故事已然了然于心,好像也确实明白这是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但,如果你问我感受,我却是什么也没有。
写书评什么时候最有感觉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灵感”的“缪斯”会在什么时候找上我?一般而言,往往是在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没有读完,故事也已经开始,然后看出了一些东西,一些作者想要表达,以及对于故事中角色的种种经历的感悟,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我会突然的想说点什么。
兴许,这是题材本身的特点,任何一部作品,如果在读了很长一段时间还不能够明白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或者说标题,无疑,这会很容易使人不想读下去。或者说,如果前文叙述了太多太多的无关紧要的内容,而一直没有切入正题,这个时候我的耐心便很快就会被消耗掉了。读书是需要耐心的,尤其是抱着某种期待打开一本书的时候,耐心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一直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或者说一直都没有惊喜,那么这本书基本上是与我无缘了。还好,能够写书并出版的人,绝大多数都深谙此道。
《无相》这部作品,我在读的时候,感受是最为深刻的。兴许是作者孙频的文学功底确实了得,又兴许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于国琴,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大学生,从她的身上我似乎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模样,就像回忆中小时候的自己,那个胆怯的,自卑的,以及为自己的出身贫寒而感觉到种种不适的那个自己。我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同时,也期待着如同标题“无相”的意义。
于是,我读完了这部作品。
2.
“我想我不会爱上一个这么没有缺点的女人。”这是我无意间翻到的一句话,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影响至深。
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没有缺点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同样的,如果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过于理性,往往会被认为是缺乏人情味的这么一个人,这样的人是不足以引起我的思考和关注的。恰恰相反,若是一个满身是缺点的人,若能从她身上挖掘出一些新的发现,反而会使这个人变得生动起来,也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是因为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着某种圆满,比如完美,比如更好。从而被这样的品质所吸引着,因为他们有方向,因为通过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或多或少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有所收获。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愿意去翻开一本书的缘故:为了某种意义,为了某种收获。
很多年前,我看别人评价某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惊讶于对方提炼的信息是如此的丰富,尤其是关于这部作品它所表达的,所传达出来的意义。我为此感到震惊,也曾因为这样或那样的评价,翻开过很多本书籍。可是,你知道的,往往这样的先入为主所能收获的,也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恰如其实,确实如评论者所言,是在讲这么一个道理;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同,我既没有感觉到故事是在讲这么一个道理,同时,也倍感失望,还多少有些怀疑:是不是我没读懂?是不是我忽略了什么?是不是我的悟性不足。
一直到很多年前,我依旧看不破这一点,且那时我总是以能够从书中提炼出某个深刻的“道理”而感觉到荣幸,甚至还颇有些洋洋得意。
其实,书就是书,故事就是故事,文学就是文学,感受就是感受,一切都是浑然一体的,剥离了这些,那从中所提炼出来的所谓的“道理”,所谓的“深刻”,终是浅薄的、肤浅的。
在《白喻经》中,有这么一个片段:“一富家见别人家楼阁好,二楼更甚,是以造楼,却谓工匠‘不作一楼,只作二层’,夫有不造一而得二者乎?”
我想,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读了几篇书评,看了一段简介,读了个开头和结尾,便认为这就是书的主要内容了,或是就此觉得这本书自己已经读懂了,便无须再读了。我想,这会是莫大的遗憾,读书人的遗憾。
我们都知道“道听途说”,德之弃也。这是很不负责的态度。读书也是这样。
3.
实际上,在写了一段时间书评之后,我就开始怀疑了。
我看着自己写的内容,以及最后自己所提炼出来的,我所认为深刻的“见地”,我看着它们,就在想:这就是这本书吗?这就是在讲这么一个道理吗?我所写的真的是这部书、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给我们每个人的吗?
如此追问,由不得我不怀疑。
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说,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便可以不读了;那是不是说,只要明白了每本书的道理,我便可以像是真正读过它们那般,也能够将这些故事说好呢?很快,我便否定了。
事实上,即使我确实读完了《无相》这部作品,我依旧讲不出来这个故事的全部面貌。我所唯一能记住的不过是印象,对这部作品的印象,以及读完之后的印象。我甚至都无法肯定的说,我读懂了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无论是女大学生于国琴,又或是老教授廖秋良,我都做不到能够想他们之所想、感他们之所感。我想,这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读它们,跟随着他们一起,跟随着作者一起,去经历,去看,去理解,也代入自己的世界,读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所以,如果是我,如果是读书,我是绝对不会仅仅依靠他人的评价、批判,以此作为养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不够牢固,同时,它也并非真正属于自己。
所以,我建议,如果要读书,一定要自己去读一读,因为这不仅仅是读书,更是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认识自己最大的受益人肯定是自己。谁能保证别人也能如自己般坦诚、诚实,以及全心全意的关心自己如同自己关心自己那般呢?
所以,书也好,电影、音乐,以及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好,如果有条件,如果自己确实感兴趣,请一定自己去欣赏,诚实于自己的感受,和内心,去发现,去享受,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别人所供养的部分。
4.
回归主题,《无相》这部作品,从一开始就抛下了足够多的“引子”,为后面的“无相”做了许许多多的铺垫。比如于国琴的出身,以及这种恶劣环境下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在于国琴父女身上的人格,胆怯、恐惧、无措,还有期待。这是两人在面对文明,或者说大城市的心境。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的人格,处于封闭环境下,落后的文明,以及那种特有的“生存状态”,所最终形成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极其难以定义的存在,更多的只是相对而言。就像“井底之蛙”,如果未曾走出过井底,那么兴许,在各种井底的青蛙之中,总有那么一两只青蛙是具备健全人格的。然而,这也只限于这种的环境之下。只有到外面去,去看看大世界,去见见不同的人,去过一过不同的生活,然后,吸收、发现、探索、克制,以及学习,才有可能真正的健全,圆满,这是人,也是健全人格的需要经历的事儿。
于国琴走出了大山,看到了“海”,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并从老教授廖秋良那儿得到了养分。无疑,这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想要从原本的生存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生存状态,这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适应过程。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永远都在适应,一如世界永远都在变化。
与生存相比较,还有什么是更本质,更圆满、更值得追寻的呢?
羞耻感也好,自卑心也罢,虚荣心,又或是尊严,孤独,它们都像是一个个用以修炼自己使自己强大的养分。
就像故事中廖秋良教授说的,孤独是人最本质上的常态,无法改变的。
这是他的修炼,他的养分。
“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东西反而可能是最虚空的,佛家不是说吗,‘照见五蕴皆空’。而那些最虚的东西也许就是世界的本质。”
这是他超脱于物质而陷入的另一个困境。所以,他可以资助女大学生,用钱换取陪伴,甚至,是某种交易,某种要挟,某种阴谋。
然而,这终究不是他最大的、最难的修炼,他最难的修炼是他对生命的本质,对“相”的执妄。
他说,“宇宙间最本质、最圆满的生命,其实是无相可言,眼中看不到色相,才是真正的光明。”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止一次的渴望,只为迎来这个生命的圆满,“眼中看不到色相”,所以需要这个“相”的存在,而女大学生于国琴无疑则成了他实质的修炼。陪伴也好,这不过是对孤独的缓解;哀求她脱去衣服,这“色相”,同时也是邪恶,这是途径光明他所理解的必经之路。
5.
于国琴自然也有她需要修炼的地方。也许,这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修炼的地方,既有内心的需求,也包含着实质的考验。
对金钱的需求,是对生活的需求,为生存的需求。但这终究不是公平的交易。或者说,从一开始她接受资助,便意味着需要容忍内心的那份屈辱,这是由自卑衍生出来的屈辱感,更是文明,或是高尚品德的要求。公平,平等。
然而,生存都成问题,那么一切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而生存,又以何种方式毁灭,其本质在于自性,即:“我”认为我是怎样的人。
很显然,于国琴只是一个普通人,廖秋良也是。
廖秋良追求的“无相”,于国琴则困囿于这基本的“相”。于国琴的修炼无疑是更为沉重的,兴许是由于年轻是本质,年轻便意味着本属于自己的,所能发现和看见的,以及所能改变的力量,终是有限的。
所以,于国琴的修炼在于,她的过往,她的出身,以及她的内心。她渴望着解脱,渴望着公平,渴望与“拉偏套”的母亲划开界限,渴望着罪恶感能够少一些,然而,她的精神供养还尚未上升到能够做到“无相可言”的境界。可以说,这一切都源于最实际的一些表面的问题,精神需求甚至都只能依靠“邪恶”,无耻来提供养分。
“无耻也是一种强大。”这是廖秋良教授以对应人格的“忠告”,和他的女儿不同,他对她女儿说的是,孤独是一种强大。
显然,这也意味着别人眼中的她,以及她需要的力量。
同样,她也有着“色相”的修炼,那是她根深蒂固的观念,以及对自己身为女性的羞耻感,以至于,她因为这“相”而陷入了黑暗困境。
书作者孙频在后记《世间的盐》中写道:“生而为人,我们没有选择,就算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看明白一生的真相,我们又能做什么?是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仍然是如何认真地、艰难地、顽强地把我们这一生过好过完,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一个有尊严、有爱也被尊重、被爱的人,便是我们一生生生不息的目标和动力。”
我想,这也是作者真正想要借《盐》所传达的,也是《无相》的必修课:“生而为人,我们没有选择,就算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看明白一生的真相,我们又能做什么?”
活着,真正的活着,有尊严的活着,健全的活着,是每个人都应该修炼的。
幸运的是,最后两人,于国琴和廖秋良,都通过这“色相”的形式得以解脱出来了。虽然,这是邪恶的,是可耻的,但,它也是一种力量。最终,最本质的、最圆满的生命回归于生命本身,内心本心。
对了,这其中还包括廖秋良的死,这是活着的对立面吗?我不敢确定。然而,确实通过他的死,于国琴的内心也得到了相应的修炼。
“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东西反而可能是最虚空的,佛家不是说吗,‘照见五蕴皆空’。而那些最虚的东西也许就是世界的本质。”
无相,亦是如此。
兴许,普通人唯有通过有形的东西从而得以洞见这世界的本质,得以洞见自己的内心和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无相可言。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相呢?我想,这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