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把3000多万的壶,才知道一代宗师并非浪得虚名!
吴骞(1733-1813)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的《阳羡名陶录》中说:“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
陈鸣远以他高超的制砂技艺和当时江南一些文人相结交而成为一代大家,其技艺精湛,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一说到陈鸣远,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花货南瓜壶。确实,历来陈鸣远就被称为“花货圣手”。
清朝时,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海外竞求鸣远碟”。
陈鸣远千载杯
而“碟”不仅是单一指一个杯碟、一个碗碟,而是对于陈鸣远所制小杂件、把玩件的一个笼统概称。由此可见陈鸣远也擅长制作杂件。
然而除了花货与杂件之外,陈鸣远所制方器也是空前绝响,一代宗师绝非是浪得虚名!
传香壶
传香壶便是陈鸣远方器代表之作,“传香”二字取自壶底铭文。
“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著名的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黄庭坚认为茶能启迪文思,令人笔墨生香。
2016年12月12日在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神采璀璨·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上:
传香壶以3450万元人民币成交,也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最高价。
第一眼看到传香壶,就只想到了惊艳两字。壶身呈方斗式样,造型简约,上宽下窄,挺拔而没有一丝的累赘、拖拉感。
身、盖、流、把与底部四足角皆是凹筋纹,弧线巧妙而流畅,恰到好处,与四方形的壶把形成圆与方之间的对话。
陈曼生在底部用行书自铭:“令我胸中书传香”与“鸣远刻款”,以及“陈鸣远”、“壶隐”。
陈鸣远是太学生出生。明、清把国子监称为太学,本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也是最高级的生员。
与当时大部分面朝黄土的制壶匠人比较,陈鸣远可谓独树一帜,其学识远在一众匠人之上。
由此可看出,陈鸣远引用“令我胸中书传香”自铭其壶。
既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学修养,也表达了对茶能启迪文思之感,也流露出对自己制壶技艺的自信。
传香壶与作于丁卯年(康熙二十六年1747)的“陈鸣远制丁卯壶”,钤有相同的两枚方印,有极大的可能两把壶是同一时期创作。
在300多年的时光中,传香壶流传有序。
关于传香壶的最早收藏记录,见于清末民初的收藏大家项季翰所藏。
项氏为其所藏紫砂作品留有拓片,集成了《砂器拓影集》,传香壶也被收录其中。
后来,传香壶辗转到了台湾,又经台湾大收藏家王度先生与万泰银行先后递藏。
传香壶,圆非圆方非方,筋纹加身,浑厚敦古中藏着雅健秀骨。相传此壶是他最满意的自用作品。
方圆对比,既寓圆为方又能化圆为方,传香壶是陈鸣远艺术生涯的高峰之作,也是熔古铸今、创新壶式,真正创发出个人风格之杰作。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