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幅对联上下联字完全一样,古怪至极,能读懂的人都是学富五车

2020-07-04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举国欢庆,阖家欢乐,这是人们忙碌了一年能够休息团聚的时光。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这些都是春节必备节目。说到贴春联,红色的纸上写着工整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对未来的期许,大街上都是吉祥话,这已经成为过年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国宋代的时候就有贴春联的习俗,明朝时期开始盛行起来,到了清朝,整体的艺术性得到很大提升。我国各朝各代最不缺的便是文人墨客,他们经常在一起对对联,相互切磋,所以诞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对联。

曾经有个老秀才给卖豆芽的店写过一副对联,上联和下联是一样的,都是七个“长”字,横批是四个“长”字,这可让人犯难了,店主看了直摇头,都不知道怎么读。后来秀才解释说,这是利用长这个多音字,有的读zhang,有的读chang,寓意就是希望店家的豆芽能越长越长,祝福豆芽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这可真是相当奇怪的对联。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屡屡出现这种奇怪的对联真是一点也不稀奇,明代的名人徐渭也写过一幅上联下联完全相同的对联。

徐渭出生于1521年,老家在绍兴,他生在一个日渐衰落的大家族,小的时候便经历了很多坎坷,亲生母亲是他父亲的小妾,徐渭生下来之后就由家里嫡母抚养,和亲生母亲团聚的时间很少。

待到他十岁那年,亲生母亲被父亲赶出家门,导致母子两骨肉分离。四年后,连抚养他的嫡母也去世离开了他,随后他和自己的哥哥一起生活,两人岁数相差极大,手足之情并不深厚。

徐渭从小便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但是他头脑聪明,思维敏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6岁开始读书,那时他已经可以读懂《大学》,还能背诵书里的句子。9岁就能做文章,模仿前辈文学家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当地人都说他是神童,把他和唐朝的刘晏相比,因为自己过人的才华,徐渭渐渐养成了孤芳自赏的郁闷性子。

徐渭和诗文作伴,与文字为伍,常常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一生过得很坎坷,科举的道路上遇上很多困难,二十岁考中秀才之后,不断地参加各种考试,一直到不惑之年,也没能考中。二十五岁那年,家中遭无赖抢劫,财富尽损,隔年老婆又得病去世。为了谋生,徐渭过着漂泊的日子。

公元1548年,徐渭开办私塾,招收学生,勉强糊口,他一心研究学问,同时对政局也很关心,曾写文章痛斥权臣。公元1554年,倭寇来犯,徐渭参加战役,出谋划策,引起浙江巡抚的注意,后来被招进官府,当起了幕僚。本来以为事业会就此顺利,没想到官途只是走了短短几年,徐渭不但没能高升,反而因为偏激的性子得了狂病。曾经反复发作,经历过九次自杀,还把自己的第二个老婆杀了,他被关进了监牢,被判了七年。

出狱之后,徐渭在很多地方游历,病症得到缓解,也结交了一些文人好友。晚年生活过得很潦倒,靠卖字画维持生计,做起自己的老本行,继续收学生,给那些家庭困难,没法读书的孩子传道授业解惑。日子过得很清贫,但也算图个逍遥自在。

这幅奇怪的对联,就是徐渭写给他的学生的,用来勉励学生们,上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也是好读书不好读书,两联的字不差分毫,用多音字好表达了徐渭的意思。

上联的第一个好字念第三声,第二个好字念第四声,意思是小时候耳朵眼睛大脑都灵活,是读书的好时候,但是偏偏不好(不喜欢)学习。下联的第一个好子念第四声,第二个则念第三声,意思是老了之后才想读书,但偏偏耳朵大脑都不好使了,书也不好读了。

他用这个对联来警示他的学生要抓住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读书。这真是一副发人深思的对联,提醒学生不要荒废了好时光。徐渭作为一名老师是十分合适的,他自身有太多优秀的特质,他希望学生有远大的抱负,虽然自己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愿望,但是仍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徐渭在文学界很有成就,涉猎的范围很广,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豪放自如,作品中深深地透露出对文学的喜爱。徐渭书法写得好,还会写诗,画画,造诣很深。甚至在戏剧方面也有建树,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著作就是出自徐渭之手。这样多才多艺的才子虽然在仕途上不得志,但是却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作品,这也算是一件美事。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