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宋代僧人的这首诗,写出了人与自然相处的真谛,值得细细品味

2020-07-04

杏花雨、杨柳风,是春天特有的,也是春天的象征。在我国古代诗歌的长河中,有一首诗将杏花雨和杨柳风都写了进去,诗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那么这首诗是谁写的呢?这首诗妙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在鉴赏诗歌、阅读文章时,了解作者是很重要的。“知其人,论其诗”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思想。虽然“诗无达诂”,但是我们在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者后,可以无限的接近诗歌本身,这也是诗歌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好方法,所以还是先从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开始吧。

诗歌的创作者是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出自于一首叫做《绝句》的诗歌里。原诗题目就是《绝句》,共四句,是一首七言绝句,选自于清代文学家厉鹗编纂的《宋诗纪事·卷九三》。原诗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诗纪事》总共100卷,收录宋代诗人3812人,书中对宋诗的作者列有小传,用“以事存诗,以诗存人”的方式记录宋代诗人和他们的生平轶事。

有关诗人传记的事情,列于作者小传之后、诗之前;有关诗的本事,列于诗后。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宋代诗人和诗歌的重要文献。根据《宋诗纪事》的记载: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僧人,宋代人,志南是他的法号。

关于志南的生平,《宋诗纪事》一书中没有更详细的记载,而且书中也仅仅记载了志南的这一首诗。

众所周知,研究古代文学是建立在大量占有古典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的。所幸的是,南宋赵与虤在《娱书堂诗话》卷上中记载了一件事情,可以对志南的资料做一个补充。

据《娱书堂诗话》记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 南(志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 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这段引文中的“朱文公”就是南宋朱熹。“蔬笋气”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一个术语,也就是“书生气”的意思。朱熹欣赏志南的诗,所使用的标准是有无“书生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志南的这首诗自然,很接地气。

(朱熹绘像)

从以上资料文献记载可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志南,志南是一位僧人,生活在宋代,是善于作诗的,也可以说是一位诗僧

志南的诗很有特点,既有清新的一面,又有流畅自然的一面。朱熹很欣赏志南的诗,并赞赏他的诗没有书生气,尤其是朱熹很喜欢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志南的生平状态已不可详考,他也仅有这一首诗存世,但就是这短短的一首诗,把诗人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所以说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诗中词语的注释

志南的这首诗自然流畅,字义也没有太生僻的地方,为了更好的解读诗歌,有必要对诗中出现的一些名词做一个解释(原诗中字体加黑的词语要解释的)。

(一)短篷

就是指一种带有帆的小船。篷是指船帆。短篷也是船的代称。唐代诗人陈翊写过一首《短蓬》的诗,诗中有描绘这种小船的诗句,如:“水屋入花屿,春山来画图。片帆齐远树,落日半平芜。”这可以与志南诗中的“短蓬”相佐证。

(二)杖藜(lí)

杖藜其实就是藜杖的倒装形式,诗人为了格律和音韵的和谐而采用的一种形式,意思就是用藜做成的手杖。

宋代词人秦观在《宁浦书事》一诗中有“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的句子。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长老了可做拐杖,是全国各地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我的家乡把这种植物的嫩叶叫“灰菜”。

(三)杏花雨

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春雨,叫杏花雨。杏花和春雨这两样春天物候现象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就经常出现。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再如宋代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就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可以说“杏花雨”是清明时节的代称了。

(四)杨柳风

就是花信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共二十四候。

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思就是能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如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六帖》就写道“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的《游前山》中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句子,都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这首诗妙在何处?

通过对作者志南的介绍和对诗中词语的注释,我们已经对诗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就是这首诗是志南在清明时节写的一首诗,是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着拐杖春游,春风和煦,诗人的心情也是非常惬意的。据《宋诗纪事》记载,这首诗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绝句”这样一个题目。

更令人感到惊喜的就是:志南唯一的这首诗诗句短小、简洁,诗的意境高远,诗风恬淡自然,读来很有清新明快的感觉。这首诗的妙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妙处:写法上的特点

这首诗在写法上是很有特点的,首句“古木阴中系短篷”,用白描的手法呈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有参天的大树,树木已然浓荫,而林中的小河边,一只小船停泊在河边。“系”是唯一一个动词,说的是这只小船用缆绳拴在河岸边的一棵树上,画面反而呈现出一种静态美

“杖藜扶我过桥东”这一句明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藜杖人格化了,把藜杖写成是一位和诗人同来春游的朋友,一位值得依赖的心思细腻的朋友。“杖藜”搀扶着诗人一路赏春游春,这使得画面出现了亲切自然的感觉。

诗人兴致勃勃地通过小桥,悠闲自在地向东边前行,迎面而来的是和煦的春风,春风在古诗文中还可以成为“东风”,如朱熹的《春日》里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是春意盎然。

最为传神写意的就是诗的后两句:“杏花雨”和“杨柳风”的出现,是浪漫的,是诗情又是画意。诗人沐浴在春风里,杏花也沐浴在春风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沐浴在春风里

“沾衣欲湿杏花雨”一句,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诗人体察的精微,描摹的细腻

诗人扶杖东行,映入眼帘的是绽放的杏花,微风中摇曳的杨柳,春天的美景尽收眼底;诗人感觉到的是细雨沾衣,似乎沾湿了衣服又没有沾湿衣服的感觉,拂面而来的春风,是和煦的、轻柔的,没有一丝寒意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又加入了诗人对春风的感受,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杨柳枝在春风的吹佛下摇曳着身姿,这又是诗人的视觉体验。

这次游春的主题情感和视觉体现都出来了,这是诗人对这次春游的评价,这是一次另人身心愉悦的春游。这是本诗在写法上的妙不可言的地方

第二个妙处:人与景的契合,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第二个妙处,也是全诗最为传神的地方。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志南不光是一位诗人,他还有一名僧人,僧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多了一份参禅悟道:如果将诗中的场景用画面展现出来的话,这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绘画中强调人的主题情感的绘画,也可以说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在诗人的画笔下,“杏花雨”似乎具有了灵性,“沾衣欲湿杏花雨”这一句就将雨的灵性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结合了起来,诗人的感觉是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是这样轻微,是这样细腻,一个“欲”则体现出了雨的灵性,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这样和煦,是这样轻柔。

诗人的体验则是感同身受,这是人与景的契合,这是自我灵性与“杏花雨”、“杨柳风”灵性的结合,这是诗人的真真切切的感受。

诗人抒发的感情是他对自然界的感悟: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这其实就是参禅悟道的境界。

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在“似与不似之间”,在“要”和“将要”之间达到了某种高度的平衡,自然界和诗人的审美意识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赏心悦目的春景和诗人的主体情感结合了起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是似湿未湿,湿而不沾,这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之间的一种状态。

生活中也是这样,参禅悟道也是这样,传统绘画中也是这样,这正是杏花雨带给人轻梦一般的惬意和融洽。

再加上那吹在脸上轻柔惬意的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如诗如画的境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人置身在这样的春景里,人与景高度契合,是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契合,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特殊感情。

第三个妙处,诗本身的自然风格

从前文引用的文献资料可知,朱熹对志南的这首诗是非常欣赏的,他使用的评判标准是有无“书生气”,这实际上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问题之一。

比如苏轼在《赠诗僧道通诗》中说:“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苏轼还在诗中还做了注解:“谓无酸馅气也。”“书生气”三字的含义在前文已经解释过,就是指诗作不自然,不接地气的意思。

再如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

综合朱熹、苏轼、叶梦得的话语,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僧人是有作诗的风气的,但是很多僧人在学作诗的时候落入了“书生气”的窠臼。苏轼就明确表达了对僧诗书生气的反对。

宋人论僧诗,“无蔬笋气”、“无书生气”似乎是最高境界。他们认为志南的这首诗符合标准,也赢得凡事讲究标准的朱熹的称赞。

抛开宋代的评判标准,从诗本身去看的话,志南的这首诗风格自然,在极平常的景物中写出了一种诗趣:杏花雨、杨柳风的柔美清丽,既是平常的,又是饱含诗味的,诗的风格是清新的、恬淡自然的

总结

宋代僧人志南的这首诗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诗歌。再看一下诗歌本身要展现了什么:诗人乘小船沿溪水而来,将小船系在岸边的树下,拄着拐杖来到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地方。

这正是游春赏春的理想之处,他沿着小桥向东缓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杏花雨”和“杨柳风”让诗人多了一份对自然的感悟。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