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土先秦青铜器,具有一些特点,原因是广西先民和他们有联系
1976年以来,广西陆续发掘出大量先秦时期的墓葬;墓中出土青铜器以战国时期的数量最多;专家发现它们在体现出广西当地特有的文化之外,还有一些特点;而且这些特征似曾相识;在以前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见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专家推测,广西先民和这里的人们有交流;这是怎么回事呢?从青铜器看出先秦时期的广西人活动轨迹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在广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型,以战国时期最繁多,新增有盉、勺、长剑、带钩、环、钏、刮刀、锯、叉、矩、钻头、锥等;"盉"是古人盛酒用的器具,主要是用来调酒;"带钩"又称"犀比",是古代贵族所系腰带的挂钩;在平乐银山岭墓地出土有铜柱形器,此为建筑或者装饰摆设品;柱身上部饰以人首、兽首或禽首,柱身下端的侧面或正面有方形穿孔;在宾阳韦坡出土一把无首无格扁茎铜短剑。
专家研究发现,出土的这些战国时期青铜器,器型上很都和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器物不同,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比如宾阳出土的短剑,与中原和巴蜀地区的扁茎短剑就不一样;还有柳叶型铜刮刀、凤字形钺、尖足外撇鼎等。
在文化方面,所有青铜器中,除了具有本地特征之外,还有不少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主要特点是青铜器受外界的影响逐渐增强,主要反映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上;其中含有典型中原青铜文化因素的铜器数量较前期增多,有容器、礼器、兵器、工具等;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武鸣元龙坡墓出土有部分铜钺、铜刀、圆形器、镞等青铜器石范,"石范"指的是古人铸造青铜器的模具;专家发现它们和河南、陕西等地战国墓葬出土的石范相同;说明是有人从中原地区将石范带入广西;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这么做?专家推测,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战争频繁;朝廷多次征战广西一带,天高路远,很多兵器就在当地铸造了;这些石范正是中原地区的士兵带去的。
除了战争带去的文化交流,广西先民的活动轨迹还有哪些?可否从青铜器的研究中窥见一二?通过研究,专家还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有部分青铜器具有一些似曾相识的特征,如平乐银山岭出土的三棱形铜镞,长铤,刃突出,前聚为锋,后锋渐收,中有血槽;该青铜器与1978年,湖北恩施墓出土的镞非常相似;
再如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一柄铜剑;圆首,茎上有二道凸起的圆箍,有的格上存在镂空花纹,专家曾在湖南常德、湖北松滋县大岩嘴等地楚墓中,经常见到这种铜剑;还有武鸣马头安等秧墓出土的铜镯,呈圆筒形, 扁薄缘,大小与形状与云南李家山墓出土的非常相似;这是最具典型滇式风格铜镯;"滇式风格"普遍存在于越南一带;湖南、湖北属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地界;从地图上来看,楚国和越南正好位于广西东边和南边;
据史料记载,这里战国时期生活的广西先民是"骆越人";就是创造了世界奇迹"花山岩画"的神秘古人;广西出土的青铜器和周边地区的相似说明,广西先民——骆越人与周边地区的先民,文化交流十分密切;通过对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研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2000多年前广西先民的活动轨迹。
【参考资料:《广西考古》《中华文物》《战国楚墓》】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