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疫情之下,上海最大民营二手书店“触网”
记者 | 杨舒鸿吉
编辑 | 刘素楠
1
“伐好意思!”疫情发生之后,小朱书店老板朱凤涛不知道说过多少句道歉的话,用于婉拒慕名而来参观书店的顾客,或是央告保安将一些前来送书的卖书人放进门来……
店面因疫情被迫暂停营业,但朱凤涛并未停歇。收购旧书、线上交易、与书友在线交流心得等等,成为他生活的日常。他不断回应书友的关切,以免断了他们对这家二手书小店的念想。
他所经营的这处小店拥有35万二手书藏书量,是爱书人的“伊甸园”。有人在这里热衷“捡漏”“淘宝”孤本残卷,有人钟情于旧版书刊中格物致知的考究,也有人试图找寻封存于旧书中时代片段和个人记忆。
不随主流、低调朴素,资深媒体人、书评人唐骋华曾评价它是一家“依然保持着书店样子的书店”。
小朱书店中,有一排签名版二手书书架。摄影:杨舒鸿吉
上海浦东塘桥社区文化中心一楼119平方的小店里,近8万册图书按照正规书店的方式,被分门别类码放整齐。
书店藏书众多,通道显得逼仄,60多岁的朱凤涛在其中穿梭自如,总能迅速定位到图书的具体位置。
对于书的熟稔,源自朱家上下三代人与图书的“缘分”。
朱凤涛告诉记者,父亲在解放前是一名在上海摆摊卖书讨生活的书贩子。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改制,他父亲成为上海国营旧书店的员工。1979年,当时21岁的朱凤涛顶替父亲在上海旧书店四川北路分店担任营业员。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方兴未艾,他曾是第一个在上海市地铁站开书店的人,用一本书填满了地铁通勤者的碎片时间。后来,借由他的经验,地铁站内开书店成为沪上图书市场的一股热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和电商崛起让实体书店迅速失去了地铁读者的青睐,20余家地铁书店先后关张。最终,他盘下塘桥地铁站的一家门店,改做二手书销售。二手书得到了读者的追捧,“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的名号不胫而走。
但是,2011年12月3日,因租金涨价,无力承担成本的小朱书店宣布关张。得知消息的浦东新区文广局随即通过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调查协调,由塘桥街道立项,将“小朱书店”作为文化品牌项目引进社区,原有的数万册图书运抵街道安排的仓库内安置。
小朱书店绝处逢生。
2012年4月19日,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蓝村路的一面大门敞开,小朱书店由此重新启动试运营。
如今的小朱书店已被免除门面租金,除门店内8万册图书外,尚有20多万册图书保存在5个租用的仓库内。
朱凤涛坚持“应收应收”,最终成就了这座中型图书馆的海量藏书量。
“每一本旧书都是开启一段回忆的钥匙,放在合适的人手中,就能打开属于他的那段记忆。”朱凤涛说。
有一次店里来了位阿姨,寻找一本针织的杂志。她说是当年学织毛衣的时候看到过这本杂志,名称早已记不起来,隐约之间只记得杂志的大致模样。
朱凤涛的小店里,不乏这样的求书者,多数人的记忆遥远到模糊不清。
朱凤涛记得在一堆不起眼的藏书中见过这么一批杂志,便将其挑了出来,送到了她面前。
“就是它,就是它,终于找到了,我年轻的时候学织毛衣的时候,就是看的这本杂志,那几个针法我至今还记得。”求书者喜出望外,小朱书店见证过无数次此类“久别重逢”的喜悦。
“所以我卖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而是帮助别人找回忆。”朱凤涛说,和书打交道其实也是和人打交道。
应收尽收的策略,让小朱书店成为了二手书籍的“万国博览会”,从《乱世英雄乱世情》的连环画小人书到《中国近现代作家笔名对照本》,从罗银胜签名版的《乔冠华传》到文革期间出版的《苏修“经济改革”文集》,许多湮灭于市场的旧书在这里重新面世。
摄影:杨舒鸿吉
2020年4月份,朱凤涛收到一条微信,一位远在福建莆田的商人欲向其出售一套共4000册的《宋书集成》。“如果他描述的是真的,这可能是我国目前收藏最齐全的一套此类图书。”朱凤涛回忆道。
飞赴莆田见到图书后,朱凤涛得知,卖书人的爷爷曾是民国时期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前身)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他被迫离开上海回到莆田,离沪的行李中,就装着这4000册民国时期出版的丛书。之后,这套丛书作为传家宝流传至今。
“在交通并不发达当时,将满满两书架的书籍毫发无伤的从华东运回东南,可见收藏者当时的勇气和决心。”朱凤涛对藏书者惺惺相惜。
当时,卖书人是一名建材生意的老板,因为担心疏于保养导致书籍被虫蛀,因此想以20万元的价钱售出。朱凤涛认为,这套书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很难判断,但如果他把书买下来,即使不卖出去,光是摆在那里,就能让后人看看这厚重的历史沉淀。
朱凤涛将二手书比作人类,认为它们也有悲欢离合。“这也决定了我们店是有公益性质的,每年有很多书只送不卖,希望让合适的书到合适的人手中。”
2017年9月4日,“小朱书店旧书节”在地铁4号线蓝村路站外举行,朱凤涛提供了万册旧书,免费任客挑选。他还加上了一条提示:“朋友,这些书您拿回去看完后,请把书带回来,让您身边的书友阅读。”
2018年4月,小朱书店与塘桥社区的23个居委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开设借阅点并进行图书配送工作。每年,他还会清理、挑选一批旧书,捐赠给偏远山区。
“大多数时候,是二手书碰上有缘人,随手就送了。”朱凤涛说。
小朱书店内,收藏有各类稀奇的刊物。摄影:杨舒鸿吉疫情期间,上海市民仇志强仗着自己是老熟客的面子,让朱凤涛为他开了一条门缝。进了书店后,他报给了一连串的书名给朱凤涛,想为孙女求购几本质量过硬的少儿读物。随后,朱凤涛钻进了层层叠叠的书堆中,数分钟后,端着两本书递给了他。
疫情之后,小朱书店所在的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暂停对外开放。作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书店也无法正常开门营业。如果不是特殊熟客,基本上都会被朱凤涛劝返,他建议书友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寻书、卖书。
作为老客户,仇志强将逛小朱书店的乐趣总结为一个“淘”字。“过去的书刊内容严谨、精炼,质量过硬,不像现在的一些出刊,频频错漏令人发指,内容注水还严重。”拥有3万本丛书的仇志强自认为对于阅读内容有着严苛的标准,因此对旧书情有独钟。“过去的时代,刊物出版有严谨、认真、基本功过硬的的编辑坐阵,刊物再版时会对之前的版本进行勘误,这样的事物在如今的图书中已经很难发现。”
朱凤涛和仇志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他们对于二手书存在“旧物情节”。朱凤涛认为,一个书店就应该专注于书籍,不需要咖啡的装点和奢华装饰的点缀,只要进门就都是客人,随手捻起一本书就可以阅读。
仇志强则认为,相比新书,旧书的魅力还在于前人在阅读中将圈圈点点的心得留存在纸上,与后来者碰撞、共鸣。
经营书店已逾40年,小朱书店的招牌还是那头醒目的、有些Q萌的小粉猪。
此次疫情期间,印刷厂停工、书店关门、物流中断、人们足不出户,实体书店再次遭受重创。
朱凤涛在小朱书店的玻璃门上贴上致歉信,并附上了微信二维码,希望来访者能够以”零接触”的方式与他联系。之后,他的手机便不断响起咨询电话的铃声。
尽管小朱书店的销售业务出现停滞,但收书的工作却一直在进行。因为名声在外,朱凤涛和儿子以及老伙计每天还要从读者、书贩和慕名而来的市民手中接收成捆成摞的二手书。越来越多的藏书,让书店租赁仓库的成本负担越来越重。
在儿子的建议下,朱凤涛终于打破执念,拥抱互联网,将有价值的一些旧书放在网上销售,以减轻资金压力。
现在,小朱书店里正对大门的两排货架已经被朱凤涛清空,换上了“上海文史”四个美术字。朱凤涛想将历年搜集的上千份上海文献资料放上展架,单独展示上海县志、区志、历史著作以及学术研究。
“最终,我还是想让这里变成一个回忆中转站。”,朱凤涛说道。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