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女子:萧红的坎坷,宋清如的叹惋,张兆和的惆怅,林徽因的缺憾
民国的好多女子,论才情,腹有诗书;论姿色,灵气四溢;论爱情,惹人艳羡;论作品,经典流传……
然而细数下来,人生十全十美者,又有几个?
本篇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萧红的坎坷,宋清如的叹惋,张兆和的惆怅,林徽因的缺憾。
坎坷如萧红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太过红颜薄命,她的人生也过于复杂。
苦难一直是她命运的主题,也是她文字的基调。
她确有才华,那本《呼兰河传》,写尽寂寞和冰凉,写尽城里的生生死死。除了祖父和她之间有点温情外,让人感受到的全是悲怆和凄冷。
书中的文字充斥着太多的冰凉、绝望、灰暗和死寂,读之仿佛不能自由地呼吸。
所谓的人性、爱、温暖几乎在这部作品里是绝迹的,我们会禁不住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能写出世间那种窒息般的压抑,还能将寒意写得那般透彻入骨。
萧红写道:“那个年代,把字印在纸上,纸页翻动,震撼的是整代人。”
事实上,她不止震撼到世人,她还彻底火了。《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问世,累积出她文学创作的佳绩。
有人说读懂萧红,就读懂了民国的爱与哀愁。
她出生在一个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旧式地主家庭,童年阴影造成的伤痛,在她的骨子里根深蒂固。
唯独祖父像一抹亮光,照进她的生命,温暖她的童年。
祖父是第一个教她识字读书的人,她跟着祖父学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读完,祖父还给她讲解。
高小毕业,她也是在祖父的支持下,于1927年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接触进步思想。
后来,祖父病故,再没有人护着她了,她对那个家也再没有半点留恋。
父亲断了她的经济来源,还给她定下包办婚姻,将她许配给汪恩甲。富家公子,恶习绕身,让萧红深深厌恶。
1930年,萧红为反抗包办婚姻,毅然决然地逃出家门,去北平投奔她的表兄,已有妻室的陆哲舜。
她与陆振舜婚外同居,好景不长,两人捉襟见肘,表兄迫于家庭压力,妥协返回家中。两人情爱终结。
在动荡的时局下,萧红又一路逃跑,几次反复。无家可归活不下去时,她不得不求助于包办婚姻中的未婚夫。他们住进了哈尔滨一家叫“东兴顺”的旅店。
她怀了孕,欠旅馆好多钱,汪恩甲却不堪重负,找借口一去不返。
她这只挣脱樊笼的小鸟,只是在自由的上空稍作盘旋,就又降落到不幸的怀抱里。
走投无路的她向“国际协报”投信求救,这时萧军出现了,出现在她最落魄无望的时候。
这场相遇似乎对两人而言,更像一场久别的重逢。她爱上了这个救她于水火的热心肠青年,开始与萧军相恋,眉梢眼角都流露着欢喜。
他们生活窘迫,经常出入当铺,四处借贷。萧红在贫民医院里生下的女婴,只得送人。
萧军与她共患难,也给了她满满的爱意与呵护,更重要的是,还发现她文学创作的才华。
后来萧红文学创作成功,经济条件也得到改善,他们的冲突却日益剧烈。
萧军移情他人,还有着严重的封建夫权思想。他们之间走到了因缘已尽的地步。
1937年9月,萧红又认识了端木蕻良。两人日久生情,还举行了婚礼。
讽刺的是,命运再一次戏弄了萧红,端木也没能成为萧红情感上的救命稻草。
他们的婚姻谈不上幸福,萧红在最需要丈夫的时候,端木都不曾陪伴在侧。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颠簸到了香港。长期的流离失所,逼仄的生存现实,加上缺钱治疗,她的肺结核愈加严重。
1942年1月22日,31岁的萧红,在贫病交加中悄然与这世间的一切苦难告别。
纵观她短暂的一生,动荡不安,遍历疾苦,却得不到善终。
她在情爱上屡屡犯错,太依附爱情,换来一次次遍体鳞伤。这是性格使然,还是造化弄人。
▲朱生豪与宋清如
叹惋如宋清如
宋清如的一生,可谓是寂寂萧萧叶。
宋清如与朱生豪是在大学中认识的。1932年,入读之江大学的她听说了“之江才子”朱生豪。
宋清如没有料到,才子对她一见倾心。他说:“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从此,两人开始书信的恋爱时光。
因为内心溢满炽热浓烈的爱意,曾经的木讷书生朱生豪变成了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1933年由胡山源介绍,朱生豪进入上海世界书局任职,编纂《英汉四用辞典》。
离别前夕,他辗转反侧,写下了伤感之语:“梦已散,手空扬,尚言离别是寻常。谁知咏罢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伤。”
从此,两人聚少离多,九年中基本上都是通过书信进行来往和维系感情。
风雨飘摇的年代,宋清如也四处辗转,1941年底,她从四川到上海,跟朱生豪重逢。
1942年,他们在上海举行极简单的婚礼,一代词宗夏承焘给他们的结婚题词是“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婚后,宋清如为了让朱生豪能潜心翻译莎士比亚剧集,她一个人担起了现实生活里的柴米油盐。
她甘愿换下旗袍系上围裙,为君做“灶下婢”,全力支持丈夫译莎。
然而天妒英才,两人好不容易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只换来短短两年的相守相伴。
因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清苦,朱生豪又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对本就羸弱的身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1944年冬,朱生豪病重离世。
他留下五部半的莎剧没有翻译,也留下了宋清如和当时还没有满一岁的儿子。
丈夫的早逝,对宋清如是致命的打击,悲痛万分的她一瞬间真想追随丈夫而去,可痛定思痛,她选择了坚强,要替他活下来。
她是有才华的,她的诗曾被施蛰存誉为“如琼枝照眼”,有人坚信当初她如果继续写下去,不会比冰心差。
所以,她有能力继续完成丈夫没有完成的翻译工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清如的思量和守望,是半个世纪。
她至深的忧伤在于,曾拥有世上最挚爱的夫君,本该与之携手从满头青丝走到白发苍苍,可残酷的生活却留下她一人。
▲沈从文和张兆和
惆怅如张兆和
张兆和是民国赫赫有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三,四姐妹个个容貌秀丽,才华卓绝。
众所周知。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故事是民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追求她的人能排成长队,情书纷飞,她不当回事,连拆开看都不看。
然而,有一个顽固爱着她的痴情男子,就是老师沈从文。张兆和一开始就很干脆地拒绝了沈从文的示爱。
可青春明媚的女子,自从走上沈从文的心头,他就没想过放弃。
执着如沈从文,一追求就长达三四年,他让爱借着一封封情书叩击着张兆和的心扉。
他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月老不负有情人。当年这个潦倒的书生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义无反顾,如痴如狂,换来了一个可贵的“允”字。
这个胡适口中的天才,这个乡下人,终于忘情地啜饮到爱情的甜酒。
世人眼中的才子佳人走到了一起,张兆和也成了沈从文创作上的得力助手。
然而,短暂的甜蜜生活过后,曾几何时,这杯甜酒竟变了味。
他们共处一个屋檐下的风雨别人又怎会看到?
两人背景出身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和,日益增多的矛盾,都掩藏在看似平静幸福的生活背后。
沈从文的婚外恋,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一条沟壑横亘在两人中间。
沈从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他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全身都沸腾着浪漫的情愫。他还喜欢收藏古董,附庸风雅,花钱没有分寸。
张兆和是个现实主义者,她认为真实的生活是要落实到柴米油盐的俗务中去的,认为丈夫不切实际,不懂居家过日子。
任何狂热的激情退去,剩下的都会是平淡中的琐碎。没有浪花激扬,只有细水长流。
爱情自然可以轰轰烈烈,婚姻再用那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长久的磨砺,让他们二人精神世界渐渐疏离,互相的不懂得,让婚姻的围城破了城门。
沈从文的移情别恋,彻底打击了张兆和的自尊。她是沈从文写了多少情书,跋涉了多远的路,才追到的妻子,如今看那情书,真叫人黯然神伤。
后来,两人和解,但破镜纵能重圆,也难遮裂痕,受过伤的心怎能回到当初?
张兆和在1995年8月的《后记》中思及往事:“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而此时沈从文早已离世几年。一代才子,曾经对张兆和痴爱不渝,两人确实也相伴终生,然而细数二三,碎落满地的都是惆怅。
缺憾如林徽因
林徽因,长相与气质叠加,名字与才艺贴合。
她的外貌恬静清丽,气质如幽兰般淡雅,她有着建筑家的眼睛和诗人的心灵。
林徽因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
她16岁时,在伦敦初识徐志摩。从此,他们常在一起谈诗歌、谈理想、谈人生。
康河荡漾的柔波,见证了他们的相依,剑桥学院葱郁的小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爱来得猝不及防,但对方毕竟是有妇之夫。睿智而不失理性的林徽因,深思再三,毅然不辞而别返回北京,结束这段没有未来的爱恋。
她在父母的牵线下结识了梁思成,相比浪漫多情的诗人徐志摩,不善言辞的大建筑师梁思成更值得托付终身。
一如那句:每个美好的女子都应有个梁思成与她相伴。
夫妻二人后来辗转大半个中国,数年风餐露宿,只为考察古建筑。
对于梁林的这种“黄金组合”,一位作家曾用建筑术语这样来形容:“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他们育有一女一子,在艰苦的逃亡生涯中,林徽因每天都会给孩子朗诵古诗,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诗句。
不过,再完美的神仙眷侣,生活也不会一如既往地风平浪静。
他们感情路上也有磕磕绊绊,中间还发生过林徽因同时爱上金岳霖的插曲。
金岳霖的确仰慕一身诗意的林徽因,最终这场婚姻危机在金岳霖的洒脱,林徽因的坦诚,梁思成的大度下巧妙化解。
梁林重新做回了“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传奇女子林徽因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事业获美满,感情惹人羡,纵使这样的女子也少不了缺憾。
缺憾就是她肺病缠身,在当时这种病还没有特效药。
她依然带病奔走,与丈夫一起进行野外古建考察,坚持着复杂繁重的古建测绘工作,力争把测绘工作做得扎实、细致。
抗战爆发后,夫妻二人带着五岁的梁从诫和八岁的梁再冰,在枪林弹雨中四处辗转流亡,长达九年。曾跋涉到昆明,也曾又举家迁往四川宜宾李庄古镇。
林徽因在病榻上完成许多工作,包括那本由梁思成总负责的《中国建筑史》,她参与撰写工作,承担了书稿的校阅和补充。
她经过战乱流离,双侧肺部和一侧肾均被结核菌严重感染,多少个夜晚,她都饱受着病痛的折磨。
早上总要咳上很大一阵,等到喘息稍定才能见人。
疾病如影随行,病毒时刻肆虐,将她摧残得既憔悴又消瘦。
1947年,林徽因做了一侧肾切除手术。1955年,年仅51岁的她离开了人世。这样一位美丽且富有才情的女子,竟并不长寿。
病魔剥夺了她美好的一切,她无法与相爱的丈夫厮守到老,也无法看到儿女往后的人生,更无法潜心扑在她为之奋斗的建筑事业上。
她得到了上天太多的眷顾,却唯独少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
弯弯,喜爱诗词,痴情民国,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