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骗子一理:他剽窃别人诗歌二十年,后来遇上了原作者
唐代“著名诗人”李播到蕲州(今湖北蕲春)去做官的时候,有一个同样姓李的读书人带着自己的诗卷拜访。
在唐代,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向当时达官贵人写一些干谒诗,从中或展现自己的才华抱负,或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希望能得到权贵的赏识、推荐、提携,代表作有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连骄傲得不得了的李白李大诗仙年轻时也干过这样的事——“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种行为叫做干谒,又叫做投刺。
篆刻:独耻事干谒——杜甫诗句
除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干谒,就是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回到前文李播那里。这里之所以说李播是“著名诗人”却打上了引号,是因为李播在当时诗文名声很盛,却留下的诗作不多,《全唐诗》卷四九一仅录存其《见志》诗一首,又《全唐诗》卷七七三有署名李播的一首五绝《见美人闻琴不听》。
李播看到读书人所呈上来的诗文,大吃一惊道:这是我未及第时向长官行卷的诗文啊!什么时候变成了你的作品?
谁知读书人大言不惭道:以前在京城的一家旧书店买到的,(以此)畅游江淮二十余年,谁知在此见到诗作真正的主人公,真是三生有幸,要不您就惠赠给我算了。
啊哈,还有这样的操作?
李播也是大度,真的把版权转让给了他。又问道:接下来你想去哪里呢?
读书人说:想去荆州谒见表叔卢尚书。
李播听了直摇头:同学,你这次又错了。卢尚书是我的亲表叔,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你这个老表?
李同学一下子再次羞红了脸,语无伦次道:若真如李大人所言,要不你把这个荆州表丈也赠给我吧?说完再拜而退。
这位李生实在无耻,拿着花百钱买来的诗卷在江湖上招摇撞骗二十多年,最后碰上了原作者,这才露了馅儿。然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他还想继续这样混下去,所以无耻到底,干脆向李播乞讨这一批作品的著作权,而且他不思悔改,仍旧谎话连篇,随意攀附名人。好在他碰到的是大度的李播,没有将他大棒打出,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真是他的造化了。
说句题外话。世上很多的骗子真的可恨。就以如今高考顶替而言,很多顶替者摘走了被顶替者的胜利果实,不仅不思悔改,到头来还要你可怜他,古今骗子,都是一丘之貉啊!
原文:
李播以郎中典蕲州,有李生携诗谒之。播曰:“此吾未第时行卷也!”李曰:“顷于京师书肆百钱得此,游江淮间二十余年矣。欲幸见惠!”播遂与之,因问何往,曰:“江陵谒卢尚书。”播曰:“公又错也,卢是某亲表。”李惭悚失次,进曰:“诚若郎中之言,与荆南表丈一时乞取。”再拜而出。
——尤袤《全唐诗话》之三
李播名声很大而作品无多佳作尤少的奥妙,也许从此文可以得到一点线索了。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