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陶礌石,见证古沧州烽火连年的岁月

Image 2020-06-29

在沧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沧州旧城沙盘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着五块大小不一(三大两小)、颜色不同(有红有灰)、形状各异(有方有圆)的石头,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块,它们是古代战斗中用于远距离攻击的武器——礌石。如今,它们已洗去铅华,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但观众至此,端详着它们业已洁净的体表,凝望展墙上旧州城的断壁残垣,听着讲解人员生动的描述,一幅幅古沧州烽火战场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2003年7月的一天,冒着高温酷暑,河北沧州至山东乐陵的沧乐公路拓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在沧县旧州镇东关村路段,在挖土机强有力的挖挠中,一个大石堆被刨开,大大小小的石头、陶瓷碎片等散落一地。由于工期紧张,加上文物意识欠缺,工人们并没有停止作业,之后又陆续挖出了两个石堆,工地上的石头俯拾皆是。

时任沧县文保所所长杨凤岭,出于对工作的认真和责任心,在做好单位案头工作之余,时常骑上自己的旧自行车,到境内有工地的地方转悠。这天转到旧州沧乐公路工地,被眼前的情景惊呆,这是千年文物陶礌石啊,之前在旧州考古中只有零星发现,如此规模还绝无仅有!此时,挖土机正在伸缩的大爪子如同挠到了他的心上,他立刻大喊叫停,并火速向市文物部门求援。

2003年7月22日至27日,沧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处和沧县文保所在报请河北省文物局同意后,在工程范围内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00平方米,发现陶礌石堆3个,在施工中皆被不同程度破坏,出土大量陶礌石。形状上有圆柱形、球体、平底碗形、束腰椭圆形、馒头形、正四面体、十面体、十四面体八种,重量小的只有一斤左右、大的达十多斤重,颜色有红色、灰色两种,宛若一座弹药库。

沧州自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齐、晋(赵)三国疆域交错之地,便是诸侯争霸的古战场。沧州旧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渤海郡,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一千多年间多次遭遇战乱,是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战场,是五代契丹、宋辽时的边关重镇。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之间,辽宋之间发生三次大战,沧瀛二州首当其冲。三个陶礌石堆距旧城东城墙仅十余米,紧临沧州旧城东城门,通过文化堆积层次关系推断,其年代为晚唐至五代时期堆放,并在北宋时期一直沿用。因沧州旧城远离山区,石料匮乏,便就地取材,用粘土烧制了这独特的“礌石”。

陶礌石的发现为研究沧州历史及古代军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更好地保存和研究,沧县文保部门在旧州建立了礌石馆。展室里摆放的上千枚大小形状不一陶礌石,与墙面上一幅粗犷的宋辽战争场面壁画一起,让人感受到了穿越历史时空的沧桑。

沧州博物馆 王健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