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张九龄被贬后,写下一首诗,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

2020-06-2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第五季诗词大会选手郑坤健的离场感言。

他曾是四期擂主,却在总决赛的飞花令中不敌彭敏和韩亚轩,黯然离场。

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但我觉得他站在那个舞台上便已经是胜利了。

就像第二季选手姜闻页在飞花令中落败时所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已有着一颗热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以及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

这段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我们热爱并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本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两句出自张九龄的《感遇》,富有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写于张九龄被贬之后,清代的蘅塘退士在编辑《唐诗三百首》的时候,选择了这首诗作为开卷之作。

我们都知道一本书的开卷和压轴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么问题来了,唐朝的诗歌浩如烟海,经典诗作比比皆是,张九龄的这首诗凭什么能称为“开卷之作”?

首先读过《唐诗三百首》的应该都知道,这本书是有一定的编排规律的。

它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杂诗等等篇目,而在每个篇目中又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而张九龄算是初唐到盛唐的诗人,而他的这首诗是五言古诗,所以放在篇首算是合理。

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毕竟初唐盛唐的五言古诗并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首诗他表达出了当时很多文人的心声。

古代的文人大多是抑郁不得志的,但是他们又有着一种清高纯洁的精神。

在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之后,历朝历代以花草来明志的诗人不在少数。

例如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后来菊花就成了隐逸的象征。

还有宋朝的周敦颐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也就象征着文人的纯洁。

张九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实际是在表达自己的清高志趣。

蘅塘退士也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他的内心,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选取这首诗作为开卷之作也是合情的。

再有一个,应该和张九龄的这个人有关。

张九龄不是个普通的诗人,他是开元盛世前期的宰相。

众所周知,唐朝由盛到衰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而造成这场战乱的根源就是唐玄宗的昏聩。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他刚登基的那几年确实是励精图治,不然也不会有“开元盛世”一说。

而当时辅佐唐玄宗的名臣就有好几个,例如宋璟、姚崇就是出了名的“贤相”,和房玄龄、杜如晦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而张九龄也许在政绩上不如这两位,但他直言敢谏,秉公守法,不附权贵,也是难得的名相。

张九龄去世后,每当有人推举宰相人选时,唐玄宗总会来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而他在文坛上也同样得到了很多诗人的敬重,例如孟浩然和王维都曾给他写过诗。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消多说了,堪称最经典的“干谒诗”。

我们就说说王维,他和张九龄渊源颇深。

大家都知道王维是唐朝的状元,传说他是得了玉真公主的帮助。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原本王维那一届的状元应该是张九皋,张九龄的兄弟。

换句话说,王维是挤掉了张九皋,登上了状元的宝座。

可是在王维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却是张九龄拉了他一把,推荐他当了右拾遗。

后来王维还特意写了首诗来感谢张九龄,“举世无相识, 终身思旧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九龄的心胸有多宽广了。

在政坛上颇有建树,人品也是杠杠的,难怪蘅塘退士会将他的这首诗选为“开卷之作”,他当之无愧。

现在再来看看这首诗。

这首诗是他晚年所作,当时的他因为奸臣的陷害和毁谤,被贬为荆州长史。

内心孤愤的他一口气写了十二首感遇,以比兴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坚贞的品德,而这首就是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诗歌一开头就写了两种高雅的植物——兰花和桂花。

我们前面就说过,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曾言“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而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此地盛产桂花,所以他将菊花改成了桂花,这是地域因素,无伤大雅。

“葳蕤”写出了幽兰的繁茂,而“皎洁”则道出了桂花的清雅。

兰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绽放,而盛开的桂花在秋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皎明洁净。

它们在各自的季节里勃发生意,欣欣向荣。

春风秋月给了它们力量,而它们的存在又点缀了春秋,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

诗人借兰花和桂花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能壮时势。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当时的张九龄并没有因为贬谪而一蹶不振,相反他其实心中还有期待,相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重新“遇时”。

这让我想起了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写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虽然张九龄这里写得比较隐晦,但也不难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其实是高昂的。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前四句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这四句,明显诗人的精神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兰桂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引来了众多隐逸的高人。

可是对于草木来说,它们散发香气,是源于天性,并不是为了乞求世人的攀折。

这四句表面说的是兰桂,实际却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诚然他希望重新受到重用,但是这并不是他砥砺名节,坚守节操的根本目的。

他洁身自好,不是为了求取富贵功名,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罢了。

他不求闻名于诸侯,但求问心无愧,而这也是古代很多读书人的心声。

全诗看似写兰桂,实际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富有哲理,值得一读。

是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

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每个人都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有些人渐渐迷失在这踽踽苦行中,忘了最初的目的。

时光荏苒,花落深铭,落叶云疏,再回首,却发现早已面目全非。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复杂,我们都必须明白“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说文解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