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他们是阳湖派的代表人物,叔侄二人被合称为“二陆”

2020-06-28

清代学术的特点不仅体现在汉学与宋学的复杂关系上,在文体文风方面也受学术思想的很大影响。著名的桐城派和阳湖派等后世研究者命名的文体学流派接续传统的同时,也影响着当时文化界的风气。作为以常州为核心的阳湖派首创者一般认为是恽敬和张惠言,但还有两位成员也对该流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陆继辂和陆耀遹叔侄。他们二人被时人合称为“二陆”。

陆继辂,字祁孙,阳湖人。幼孤,靠寡母把他养大。她的母亲对他自小要求很严。不许他在社会上乱结交人。每当在外面交游回来后都要向母亲禀报情况,经过母亲的同意方可进一步结交。就这样,他陆续结交了庄曾诒、张琦、惲敬、洪颐孙等一群名士和学者。中举后,被任命为合肥训导。因主持和参与修安徽省志,升贵溪令,在任上勤苦尽力,干了三年后因病辞官回乡。

陆继辂这个人形象很好,一表人才。史书说他,“仪幹秀削,声清如唳鹤。不以尘务经心,惟肆力於诗。清温多风,如其人也。”

作为阳湖派的重要人物,陆继辂选七家古文,“盖其渊源同出唐、宋大家,以上窥史、汉,桐城、阳湖,皆未尝自标异也。”他还著有《崇百药斋集》、《合肥学舍札记》等著作。

陆继辂于六十三岁时去世。

介绍完陆继辂,接着再介绍一下他的侄子,“二陆”里面的另一位陆耀遹。

陆耀遹,字劭文。他不仅诗写得好,而且喜金石文字,与叔父陆继辂齐名。其为人处事也与陆继辂相仿,“韬敛精彩,而遇事侃侃无所挠。”这种性格使他于游幕生涯中如鱼得水。史书说他“游公卿间,尤长尺牍。” 饥驱远游,客幕30余年。这些游幕经历是其文学和学术创作的重要素材,也促成他诸多的成就。阮元任浙江学使时,对他颇见器重。

他在陕西巡抚幕府时,滑县有反叛,大员过长安,“闻耀遹名,即请见,为陈机宜数十事,因嘱具草以闻,多施行。”可见,陆耀遹可不是位冬烘经师或者无用书生,在韬略见识方面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他客居广东时,地方大员看重他的才华和能力,留他在幕府效力十多年。直到叔叔父陆继辂招他回乡。陆继辂去世后,是陆耀遹帮助刊行的遗稿。后来,他被举荐孝廉方正,被任命为阜宁教谕。著有《白燕堂集》、《金石续编》等著作。

既然是阳湖派的重要人物, 陆耀遹的诗作当然可圈可点,比如有一首《归次盱眙感赋》就流传至广,“ 昔年羸马经过地,摇落能将别绪催。暝色数峰随客到,秋声一夜渡淮来。冠裳异代余松槚,龙虎英风没草莱。两载倦游重吊古,不堪携醉步层台。”

除了诗名远播,在学术贡献上,陆耀遹补王昶《金石萃编》写成《金石续编》,专录王氏所未备之文。陆耀遹作为一个后辈,而且仅是个功名不高,且常年在外漂泊的幕友,有勇气补王昶里程碑式的作品《金石萃编》,足见陆耀遹有着高度的学术自信。《金石续编》为当时的学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学术路径。

陆耀遹于六十五岁时去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