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托罗《诗人的生活》:那些被遗弃的梦想和人生
多克托罗《家族的作家》节选
亲爱的妈妈,
这是我给你写的最后一封信了,因为医生们告诉我,我来日不多了。
我把店铺脱手,赚进很多,我给弗朗西斯汇去一张五千美元的支票,存入你的账户。是我送你的礼物,妈咪。让弗朗西斯把存折拿给你看看。
医生没告诉我得的是什么病,但我心里有数,我不过是死于错误的人生而已。我本不该来沙漠的。这地方不适合我。
我请鲁斯和孩子们将我的遗体火化,将骨灰撒入大海。
爱你的儿子,
杰克
这是多克托罗《家族的作家》中“我”写给姑姑弗朗西斯的最后一封信,是“我”以死去的父亲杰克的名义写给“母亲”,即“我”的祖母的最后一封信,也是结束自己代替死去的父亲给祖母写信的家族任务的宣言,小说以这封让姑姑愤怒不已的信结束,是“我”的反抗,也是“我”的“胜利”。
作为“理论上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曾经的诺奖热门人选(遗憾的是作家于2015年7月21日去世,享年84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多克托罗发表了12部小说、三卷短篇小说、一部舞台剧以及诸多时评文章。虽然算不上高产作家,但他的作品却颇获好评,和菲利普·罗斯、托尼·莫里森、约翰·厄普代克等文坛巨匠一起赢得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富才华、最具创新精神和最受仰慕的作家之一”的美誉,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
E.L.多克托罗(1931年1月6日—2015年7月21日)
1961年发表小说《欢迎来到艰难时代》,主要作品有《但以理之书》、《拉格泰姆时代》、《卢恩湖》、《比利·巴思盖特》、《世界博览会》、《大进军》、《纽约兄弟》等十二部长篇小说、三部短篇小说集和多部剧本、文学评论集。
多克托罗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两度获得国家书评人协会小说奖、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伊迪丝·沃顿小说奖,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威廉·迪恩·豪斯奖,以及由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人文奖章。201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
多克托罗不关心书中故事的结局,反而注重于一个故事如何巧妙地讲述。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多克托罗的写作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以及碎片化叙事等特点,但其在现代主义的道路上走得不远。相较于现代主义作家,他更喜欢以狄更斯、雨果、杰克·伦敦等大师的继承者自居。
《家族的作家》是《诗人的生活》中的第一篇,小说写父亲病逝后,姑姑们怕祖母禁不住噩耗,便跟她说,父亲因为支气管的原因迁往亚利桑那州了,因为对祖母而言亚利桑那等同于美国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个疗养的地方,而且是个有钱人才能去的地方。这样既隐瞒了噩耗,也缓解了祖母对父亲挣不到钱的担忧。为了隐瞒父亲死亡的消息,以及圆西部疗养的谎言,我和哥哥、母亲都不能再去看祖母,而我也有了一个家族任务,替父亲给祖母写信,尽管这是一件对于我来说很轻松的任务,却引起了家庭的纷争。
“亲爱的妈妈,”我写道,“亚利桑那很美。太阳整日照耀着,空气温暖,我身体好多了,很多年都没这么好过了。沙漠不像你想的那么荒芜,处处是野花、仙人掌科植物,还有歪歪扭扭怪模怪样的树,像一个个人张举着手臂站在那里。不管往哪一个方向望,眼前都一望无际,西边是一片山脉,离这里大约有五十英里远,然而,清晨在阳光的照耀下,你可以看到山巅的积雪。”
杰克家族,即父亲的家庭里,母亲与祖母不能融洽相处,母亲与姑姑们互相指责对方让“我”无所适从。这些信让祖母和弗朗西斯姑姑心情愉悦,但母亲认为,二十五年来,杰克家族从来没有接纳过她,二十五年来,她一直以外人的身份和他们抗争。丈夫杰克就是因为他们的自私和索取无度而事业无所成,生意一败涂地。这让“我”难堪,也让“我”写信的热情大减,在一次给父亲扫墓的时候,母亲指责杰克家族“他们都是些完人,别人都配不上,”她说,“以前在斯坦顿大街时就这样。端着个架子,别人再好也不入眼。到头来杰克也不如了。除非是给他们搞批发的东西。那样的话,才能落得个好。”
于是,我给姑姑弗朗西斯寄去了最后一封带有攻击意味的信,不过姑姑弗朗西斯的说法截然相反,说母亲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热衷于打扮和攀比,造成父亲人生悲剧的是母亲。“我没指望你认同我的说法。她要这要那,把可怜的杰克逼疯了。她的期望总是高不可攀,他从来实现不了好让她满意。他的店还没关门时,一直用着你那个酗酒的舅舅,给他开薪水。战后他开始赚点钱了,鲁斯一心想要貂皮夹克,他只得去买。他要还债,可她想要貂皮衣。我弟弟,他是个不一般的人,原本可以有所成就的,但他爱你母亲,把人生奉献给了她。而她一心所想的,就是跟人家攀比。”
和《家族的作家》一样,《诗人的生活》的几个短篇小说和同名中篇都有或浓或淡的人情味道,且与多克托罗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威利》表面上是一个告密者的故事:小男孩目睹妈妈与人在谷仓偷情的一幕,男孩向父亲告发母亲的偷情,却是将整个故事打碎成了四种风格迥异的视角;《水厂》写主人公到水厂寻人,最后寻到一具男孩的溺水尸体;《流浪汉》初看会以为作者大搞行为艺术,在谋篇上拼贴、剪切技法层出不穷。动机却只有一个:用手法暴力造成故事断裂……
同名中篇《诗人的生活》完全抛弃故事,作品无序混乱的形式可看作多克托罗万花筒式观察、写作的范本,一个渴求孤独又追逐欢爱的作家如何在精致又虚无的纽约舔舐自己的的中年危机,同时又冷静而绝望地看着他的同代人在疯狂的自我解放的同时,背弃孤独的自由。
“我从来都认为我的小说继承了狄更斯、雨果、德莱塞、杰克·伦敦等大师的社会小说传统。这个传统深入外部世界,并不局限于反映个人生活,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力图表现一个社会。近年来,小说进入个人住家,关在门内,仿佛户外没有街道、公路和城镇。我则一直留在门外。”多克托罗反对否定欧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坚持文学创作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在后现代的解构、碎片和混乱之上,他的作品仍呈现出一些较为清晰和透明的叙事和意义,这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大萧条的困乏时代,又细致的观察着整个时代的变迁,所以他的书总是热衷于把冲突硬生生的摆放在你面前。加之其后主修哲学又当过职业编剧,形成其特别的文风。
“我”、妈妈以及与妈妈关系并不融洽的祖母家,对刚过世的父亲的误解。两家都指责彼此榨干了父亲的人生,但他们对父亲的认识,却让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父亲的爱,存在了那么多盲区、空白和无所用心。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终于从他在海军受训时拍的老照片、他送“我”的《经典航海小说》,以及一只老式船用望远镜中,窥知了父亲的人生梦想,而这样的梦想,被他挚爱的人遗弃了一辈子。杰克爱亲人、爱家庭、不得不放下航海梦想,一心为母亲、妻子、妹妹们谋取物质福利;威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在撞破母亲的婚外情和通奸后,生活陷入混乱;《猎人》写年轻女教师在事业和爱情上连连受挫,最后在大把安眠药的帮助下陷入不堪的境地……
杰克、威利、年轻女教师……他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梦想和渴望的生活,最后无一不在外界的压力和自身的矛盾中被消解殆尽,一无所剩……多克托罗的写作和雷蒙德·卡佛、理查德·耶茨一样,他们敢于直面黑暗,直面人性,直面自己惨痛的人生,也许对人类共性的书写、对人情世态的呈现就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直面的深度是我们所缺乏的,而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写作,还有我们写作的生态可不可以更好,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