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亦吾乡—百余件文物展现神秘契丹
跨越中、俄、蒙的辽长城(辽代边壕)示意图 马彦明绘制
“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一千多年以前,塞北草原上崛起了一支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游牧民族——契丹族。这支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大辽王朝,雄踞中国北方二百余年,挥斥长城内外。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却奇迹般地消失了,给后世留下众多不解的谜团。
辽长城(辽代边壕) 马彦明摄
大辽曾规模地修筑过长城,辽金长城研究学者马彦明老师介绍到。辽代长城尚存有边壕和戍堡的形式,其中在中国境内长度约210千米,俄罗斯境内长度约109千米,蒙古国境内长度约416千米,总长度约738千米。
辽长城 F29号方形戍堡遗址 马彦明摄
大辽沿边壕内侧建立了戍堡,戍堡大小不一,形状有三种:方形、圆形和四角筑有马面的小方形戍堡。方形戍堡分布在边壕全线,圆形和四角筑有马面的小方形戍堡分布在边壕的中、东部。在三种形状的戍堡同时出现的边壕地段,则组成了戍堡群,三种戍堡有时相邻,有时相重叠,小方形、方形在圆形之中,或者小方形在方形中,可推测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这些戍堡群与戍堡群之间距离变为9-25千米不等,而且戍堡群大都建在河流附近。
从谷歌地球上观察两组辽代边壕戍堡 马彦明供稿
辽长城修筑时间应在太宗年间或稍晚时期。《辽史》卷33志第3记载:“小蔑孤石烈。瓯昆石烈。太宗会同二年(940年),以乌古之地水草丰美,命居之。三年,益以海勒水(海拉尔河)之地为农田。斡纳阿刺石烈。会同二年,命居乌古。三年,益以海勒水地”。在辽代海拉尔河流域、克鲁伦河流域已经出现了农业生产,从事生产的有从内地迁徙来的契丹人、汉人、女真人等,屯田戍边是他们的双重任务,而为了防止北方山地的羽厥、室韦等游牧民族对农业的抢掠,建立边壕、戍堡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F30号戍堡遗址南古水井遗址 马彦明摄
“萧峰扯开自己衣襟,也现出胸口那张口露牙、青郁郁的狼头来。两人并肩而行,突然间同时仰天而啸,声若狂风怒号,远远传了出去,只震得山谷鸣响,数千豪杰听在耳中,尽感不寒而栗。”金庸名著《天龙八部》里的这段描写,将萧峰挑明自己契丹人身份的场景,写得气象万千。约1000年前的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与其南北的五代、北宋、蒙古、女真长期对峙、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黄日华版萧峰形象
胡军版萧峰形象
“平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一首《契丹风土歌》展示了千年前北方大地上契丹民族的快乐生活,现在,我们只能通过辽金时期文物了解契丹文化风貌。
这是一件金制面具,它是一件丧葬用面具,出土于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面部。面具整体用薄金片锤击成型。面具制作精细,周边有33个穿孔,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
面具的主人 是萧太后的孙女
1985年7月,奈曼旗青龙山镇修建大苹果基地水库时,发现一处辽代墓地,当地文化部门及时派人进行了调查和保护。1986年6至8月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已暴露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其中第3号墓为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这是到当时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大贵族墓葬。随葬的大量物品,有超过3000件是用金、银、玉、琥珀、珍珠、水晶等贵重材料制作的,是极为罕见的珍贵艺术品。此外,以往在辽墓中出土的带铃和马具,多数难以恢复原状。此墓中出土的用银片制作的鞢躞带、马具,则完好地保持了原状,为今人了解这马背民族的生活与征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陈国公主在《辽史》中没有记载。根据墓志,她去世于开泰七年(1018),时年十八岁。根据墓志记载可知,她的祖父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儿子“人皇王”耶律倍,她的祖母萧燕燕,就是著名的萧太后。她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而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即是她的伯父。根据史书记载,萧太后对耶律隆庆极为宠爱,曾允许他在当时繁华富庶的宝地——南京地区(即今天的北京)定府生活。其生活的豪奢程度甚至超过了其兄圣宗皇帝,权倾朝野。陈国公主是正室嫡出,身份尊贵。初封为太平公主,后晋封为越国公主,死后追封为陈国公主。在她病重期间,“圣上亲临顾问,愈切抚怜,诏太医以选灵方”,表明圣宗对她的关心。驸马萧绍矩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是萧太后的侄子,祖父萧思温乃是辽四世元老,且有援立景宗皇帝之功。两人的婚姻属于辽朝当时盛行的甥舅婚。
辽代黄金面具 所见仅此一对
合葬墓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即是两位墓主面部所覆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用薄金片按照死者的脸型成型,眼、鼻、口、耳俱全。
经过雕刻加工,形象逼真。
据当时的考古发掘简报说,过去在辽墓中曾发现过一些银或铜质的面具、铜丝网络等,但都规格较低或不够完整。此墓中发现的两套山金花银枕、鎏金银冠、金面具、银丝网络、金花银靴组成的殡葬服饰,完整地体现了契丹大贵族的殡葬习俗。专家介绍,契丹贵族死后入葬时,面部覆金属面具,一般按照墓主人样貌打造,并区分性别和年龄,身着银丝或铜丝网络。不同质地的金属面具和网络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陈国公主驸马琥珀璎珞
在目前所见的60多件辽代金属面具中,唯独在陈国公主驸马的合葬墓中,出土了两套黄金面具,以及银丝网络。可见墓主身份之尊贵。而陈国公主和驸马生活的年代,正是辽第五、第六位皇帝景宗、圣宗当朝期间,是辽的鼎盛时期。综合各方面因素,使用黄金面具也就并不奇怪了。
6月16日,“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放,包括黄金面具、琥珀璎珞、鎏金捍腰等重磅文物在内的128件/套文物,展现出契丹这个修筑过长城的草原民族文化的彪悍雄浑。
76件一级文物 精华尽出
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承办,是一次集纳了两地多家代表性博物馆馆藏精华的大展。展览共展出吐尔基山辽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耶律羽之墓、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出土的文物精品12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6件/套。文物类别多样,包括金银器、铜铁器、陶瓷器、漆木器、丝织品以及玛瑙、琥珀等多种质地。文物级别高,珍贵文物达116件/套。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草原帝国”,通过鸡冠壶、马具、捺钵用具等,重点展示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特色。
白瓷单孔鸡冠壶 摄影:老牛
从鸡冠壶能看出契丹民族马背生活的习惯。鸡冠壶是仿制契丹人使用的盛水皮囊烧制的,上部有可以穿绳的环扣,便于在骑马时使用,实用性非常强,保留了游牧生活的特点。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要用瓷制鸡冠壶呢?皮制的不是更容易携带吗?因为,这种瓷制的壶主要在家中使用,反映了契丹民族逐渐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转变。可以说,辽金制瓷业承袭唐宋,技术和形制上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但仍有其民族特点和新的创造。
辽代云纹鎏金铜马具
契丹起自游牧民族,善于骑射,放牧渔猎是契丹民族的生活来源,也是辽王朝经济强盛的物质条件。辽朝的畜牧业十分发达,故车马器也高度发展,独具特色且精美绝伦。辽代有专门造马具的手工业部门,工艺精湛的契丹鞍与端砚、蜀锦、定瓷被北宋人评比为“天下第一”。
一套马具由马鞍、笼头、马铃铛、后鞧、盘胸、马镫组成。出土的整套马具都錾刻云纹,反映出辽代马具成套配置随葬的特征,表明契丹马具已趋于成熟和完备,且马具的制作注重舒适和实用,便于骑乘。此套马具的出土,较为全面反映了契丹贵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幽幽文明”,通过服饰类文物、文房用具等,展示辽在服饰配饰、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第三部分“多元兼容”,通过陶瓷茶具、金银器、玻璃器等,展示宋辽交往。展览充分利用数量丰富的辽代壁画营造形象生动的展厅氛围,可收“图像和文物互证”之效。
辽代花瓣形金盏
鎏金高士图银杯。新华网发
三彩印花牡丹纹盘。新华网发
本次展览持续到10月25日。南方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呦!
文字:马彦明 火箭人 媒体综合
图片:马彦明 新华社 网络 媒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