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真大师的“假作品”

2020-06-22

世上万物,有真就有假,造假与辨假,从来就如影相随。

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几乎都有伪作,且数量巨大,五代画家李成的300多件作品,真迹只有两件,近代就更不用说了,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国画大家都是书画造假的重灾区,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儿。

▲ 吴冠中《池塘》

“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吴冠中万万没想到,面对自己的伪作,自己的证明也不算数。

2008年,上海的苏女士拿着三年前在北京一家知名拍卖行以253万入手的吴冠中的油画《池塘》,请吴冠中给予鉴定,吴冠中仔细查看了这幅画后,在画框玻璃上写下“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的鉴定意见。

▲ 吴冠中题《池塘》伪作

▲ 吴冠中题《池塘》伪作

苏女士随后与该拍卖行交涉,要求全额退还投拍款项,未能达成一致后,苏女士将投拍者和拍卖行告上法庭,令人意外的是,苏女士败诉了。

根据《拍卖法》免责规定,拍卖公司不对拍品的真伪负责,而画家本人虽对作品原则上最有话语权,但一旦作品进入市场流通,就会衍生出一系列利益问题,此时画家本人再做鉴定的结果,会因利益的影响而受到质疑。同时,画家也不能既当证人,又当鉴定人。

最终,原、被告方在上诉法庭上达成了和解,所谓的和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拍卖不保真”已成为知假拍假,欺骗买家的保护伞,而当画家本人都证明不了真假的时候,就只能靠自己了。

米芾在涟水做官时,遇到有人卖戴嵩的《牛图》,他看出这是真品,就和卖画的说先让他欣赏几天,等凑足钱再买。米芾的名气在那儿,卖画的就放心地把画交给他了。米芾回去后,立刻仔细临了一张,然后就把假画还给了人家。不料,第二天,卖画的就找上门来,要他归还真画,米芾自认天衣无缝,开始还装糊涂,直到卖画的说出原画中牛的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才恍然大悟,也不由得佩服此人的精明。

米芾一向以此为乐,借以卖弄自己的精湛技艺,偶尔讨点儿小便宜,也积累了极多的鉴定经验,对于辨伪很有一套。

▲ 米芾仿王羲之《大道帖》

▲ 米芾仿王献之《中秋帖》

▲ 米芾仿颜真卿《湖州帖》局部

他在《画史》中记录了大量这样的事情,归结起来,当时的作伪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添加作者姓名,凡画牛的就题戴嵩,画马就题韩幹,蹭名人热度。故意做旧、临摹、分割作品(将原画分割数段,一件作品就成了几件独立作品)和修改落款,招数和现在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作假技术的升级。

米芾曾经从一个姓丁的四川人那里买了一幅李昇的山水画,后来又拿它去换刘泾的古帖。刘泾刮去李昇的名字,题上李思训的名字,然后又将画换给赵叔盎。虽然米芾经常玩以假乱真的游戏,也不免对这种好伪不好真的行为为之叹息。

历史上很多书画名人,为了应付众多求画者,常指定弟子、仆人或亲属代笔,这在明清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沈周、董其昌、金农等人都有代笔作品流传于世,这种仿作被称为“门内假”,最让人防不胜防。

董其昌声名显赫,求字画者甚多,疲于应酬时代笔也是势所必然,在明代书画家中,他的代笔可能是最多的。他常拿赵左、吴振、沈士充、杨继鹏等人代笔作品去应酬客人。

▲ 董其昌行草书轴

▲ 董其昌《马鞍山色》

▲ 董其昌《渔村夕照》

▲ 赵左《秋江远眺》

▲ 赵左《丙辰秋日》

▲ 沈士充《山楼观稼图》

曾有位新安商人非常倾慕董其昌,想收藏一件他的作品,又怕遇到代笔之作,便携带重金亲自上董府求字。谁知董其昌刚好外出,董府仆人就让一个长得像董其昌的人当场挥毫。新安商人得了字后大喜过望,回家后常招人观赏,见者无不赞叹书写之妙。

几年后,新安商人又路过董府,刚好撞见被人前呼后拥的董其昌,一打听才知道给自己写字的是个赝品,大呼上当。董其昌见此,便亲自为他写了一幅字,商人这才高兴返家。

很多代笔的作品中,也有本人添过画笔或墨迹,还有自题名款的,这也往往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 张大千仿《睡猿图》

▲ 张大千仿《易元吉槲树双猿图》

张大千的临摹功力人所共知,以假乱真的手法使很多名家都上过当。吴湖帆与张大千相交甚密,也是少数能识破他伪作的人。吴湖帆曾自信地对张大千说:你造假画多高明,也难逃我的眼睛。张大千听了也不申辩,随后,他就临摹了一幅南宋梁楷的泼墨《睡猿图》,并将画转到外地,几年后被吴湖帆高价收购。吴湖帆兴致勃勃地举行了庆祝酒会,邀请艺界名流欣赏名画,自然也少不了张大千。当众人赞叹“梁楷”的神来之笔时,张大千走到吴身边,淡淡地说:“梁楷的?未见得吧?”吴湖帆一听就知道上当了,忙若无无事地把画收起来,一再地劝大家喝酒、喝酒……

中国画的传承,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摹古”的阶段,名家的“造假”,多是为了在仿古、摹古中提高自身水平,也有的为了显示自己的临摹技艺,或为了应付求字画者。

随着近现代名人字画身价的水涨船高,制假贩假、鱼目混珠的现象也沉渣泛起,各种高科技制假手段和逐渐“集团化”的利益链,使大量足以迷惑画家本人的仿作充斥市场。尽管科技同样的发达,仍没有一个仪器能够准确地辨别作品的真假,就鉴定来说,往往眼力更重要。

眼力判断是从笔墨、造型、色彩、章法等方面对一件作品进行深度研究,还要对作者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有清晰的了解,“看错”往往是因为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全面。无论作假者如何周密,总能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只要不断学习,提高辨别水平,总能够看出破绽来。

造假者与鉴定者两者本身就是互相竞争、互相学习的关系,谁掌握有关画家的信息资料多,谁对有关画家的作品研究更深入彻底,谁就是赢家。

作伪就像真迹的影子一样,伴随着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但即便仿得再逼真,也只能是技术,而不是艺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