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说的创作题材和艺术特色,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偶尔读唐代小说《霍小玉传》,就对唐代小说感兴趣,研究了一番,发现唐代小说的创作题材和艺术特色,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魏晋南北朝时起,所谓的小说还停留在神仙鬼怪、宗教及动物植物类的。写作手法比较简单,甚至还有笔记体,也就是像《世说新语》这样记载士族大夫日常礼仪等等。
到了唐代,小说开始进入成熟的创作阶段,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总体来说,文学体裁样式更自由、多样化,同时也能具体反映,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让小说更像小说。因为像小说,所以说唐代小说比较成熟了。那么唐代小说的成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
唐代小说成熟的标志,简单的说有三方面:
首先是唐代的小说,开始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小说创作。作者可以通过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和思想。小说从”无意“转向“有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次唐代的小说,从叙述、格式等方面取代了之前的笔记体,滋生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奇小说。所谓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文学体裁,通俗的说就是用传奇手法来撰写奇闻异事,而传奇手法就是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能有一定思想观念的特点。
所以唐代小说又叫唐传奇。
唐代小说除了语言和情节构造上,比之前的笔记体小说更精进,同时从题材上,比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也是有所改变的。这也是唐代小说,比较成熟的标志。
小说创作进入唐代,因为创作题材宽泛,风格也是多样化。唐代小说的创作题材,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是神仙鬼怪故事。
小说的最初起源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当时的《山海经》里面,都是神仙鬼怪类的,比如《战神刑天》等等。
小说一路发展到唐代,也有写一些神仙鬼怪的,比如《枕中记》等等。只能说进入唐代之后,小说题材也在发生变化,从神仙鬼怪类过渡到写人间百态。
第二种就是男女恋爱故事。
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等等,这类故事是写爱情的。当然,爱情故事也有《柳毅传》这类的,里面依然有神仙鬼怪的影子。
第三种是侠义类故事。
侠义类的道推《谢小娥传》《红线传》等等,这类作品写的都是锄强扶弱、侠肝义胆的英雄行为。只是这类小说多是盛行于晚唐,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渴望得到保护,当然也希望有人能够出来行侠仗义。所以,也就有了《聂隐娘》《昆仑奴》等等。
第四种的类型就是类似于写实,当然这类作品不是很多,比较有名的也就是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不同,白居易就是诗歌,陈鸿的则是散文加故事形式。
虽然写实类不是很多,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小说作者越来越趋向于到民间采风,写民间众生的喜怒哀乐。
总而言之进入了唐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因为创作题材多样化,唐代小说就形成了年代特有的艺术特色。
那么,唐代小说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1,叙事中更突出人物形象。
唐代以前的小说,就是单纯的故事,人物形象比较笼统,但是到了唐代,小说不仅叙事,在叙事时,对人物的形象刻画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以《霍小玉传》为例。
霍小玉与李益相好,自知身份地位等无法与之常相守。小说通过对话,刻化出霍小玉的个性。
玉曰: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霍小玉对李益说的意思是,此前所有的欢爱,就在这段时间内享受完,以后你去挑选名门望族结婚,我剪发穿黑衣也不找了,但看你幸福也就满足了。
事实果真是这样子的吗?当然不是这样子的,霍小玉也是希望在李益这里获得幸福,但她又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的这段话其实就是试探着李益。
从这段对话里就可以看出,霍小玉活得很通透,世事洞明,她怕李益负心,提前敲打一下。但最后,李益终究负了她。
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也在一点点的塑造人物个性,相比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步了很多。
2,唐代小说注重了细节描写。
我们以《柳毅传》为例,这篇小说曾经拍过电影,在当年也是比较轰动的。
柳毅初见龙女时的情景。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他看到有个妇人在放羊,他觉得奇怪,就仔细打量,发现放羊女是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双眉微皱,面带愁容,穿戴很破旧。她出神地站着,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通过细节描写,柳毅因为对放羊女的神态及衣着产生兴趣,才过去询问,后来才知道竟然是龙女。
细节描述出龙女美丽,但是穿着破旧,通过对比,才引起柳毅的注意。否则,放羊女有很多,柳毅不可能每次都会停下脚步询问。
在《霍小玉传》里,也有细节描写。比如,霍小玉初见李益的情景。
玉乃低鬓微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
从细节里可以读出,霍小玉是温柔女子,她轻声细语以及说话的样子,描述出她虽入风尘但不俗。
3,唐代小说开始心理描述。
小说发展到唐代,开始有了人物心理描述。而此前小说,多是鬼怪或者士大夫日常礼仪等等,极少有心理活动。
但是到了唐代,在叙事过程中,除了突出人物个性以外,对人物心理也有了细腻描述。
比如最有名的唐传奇《虬髯客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时李世民还没有成为皇帝,他和虬髯客的第一次见面,小说是这样写的。
“使回而至,衣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居末坐,见之心死。饮数杯,招靖曰:真天子也。”
这段话前面描写的是李世民,神气扬扬。虬髯客看到后,自认比不过,也对李世民折服,就告诉李靖说,他是真命天子。
虬髯客坐在那里,默不作声时,心里已经认可李世民,虽然自己是侠客,终究在气度方面不如李世民。
“见之心死”,其实就是虬髯客的心理活动。
4,唐代小说注重诗意描写。
许多唐代小说的作者,会有融诗于文的习惯。也就是在小说中会出现诗歌,在一篇小说中诗文会频繁出现,其实也是表现小说人物、推动情节、突出主题的一种手段。
比如《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是比较典型的融诗于文,让小说诗意化,这也是唐代小说的一个特色。
从唐代小说的创作题材到小说艺术特色,可以说对后世小说的创作有着极深的影响。尤其是唐代小说的写实性创作,可以说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
唐代小说创作的趋于成熟,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进步,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