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罗裙,袅袅伊人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唐 · 王昌龄《采莲曲》
老家后面有一片荷塘。每年夏天都是荷塘最热闹的时候,大人们忙着采莲子,小孩子们就是大人们身后的“小尾巴”,一边吃着刚刚采下来的、新鲜清甜的莲子,一边求着爸妈摘一片最圆最大的荷叶做伞。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记忆中,我们似乎都只是远远地看着,不忍亵渎,不忍摘下它。
关于夏日的记忆,
除了嗡嗡作响的蝉鸣,
突如其来的阵雨,
“嘶”的一声打开还冒着凉气的汽水,
还有只在盛夏绽放的满池荷花。
荷者,花中君子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红娇绿嫩,超凡脱俗。
它的清雅高洁,
自古就不缺少文人雅士的赞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赞的是荷花纯净的美;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赞的是荷花清幽的香;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开真”,
却是读出一种率真的性情。
还有周敦颐那首著名的《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更是深入人心的千古绝唱。
在熏风醉人的时候,初荷出水,清香嫩。
晨光熹微,几珠清露,
似孩童天真游戏,倏地滴落。
芙蓉向脸,醉了一池涟漪,
蜻蜓不时立过尖尖的荷角,
蜂蝶蹁跹,热闹了细碎的光阴。
雨后的荷塘,一望如霞绮。让人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在这个如梦似幻的意境中,
古诗词里那些采莲的女子款款而来。
尤喜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姑娘们有自己的时尚小心机,
身着荷叶色的碧罗裙潜入花底,
莲花过人头,花人皆美,不必细分。
现代人虽不必为采莲入荷塘,
但是却有更多闲情逸致感受荷的诗意。
而历史上那些穿“荷叶罗裙“的女子,
都成了改良中国风服饰的灵感缪斯,
让我们在赏荷的时候,
亦可感受到当年岁月之静美。
双层设计的粉色连衣裙,
采撷了荷花花瓣的色彩,
好似豆蔻年华的少女般柔美浪漫。
半透视的轻纱,为穿上它的人,
增添了一抹灵动与轻盈。
如诗如画的手绘,
于胸前恰到好处地点缀。
帘卷荷香,绮罗人在薰风里沉醉。
穿白裙的女子,
宛如田田荷塘中的一枝白莲,
纵然不带任何彩色,
仍可令时光惊艳。
简约的设计邂逅轻灵的面料,
清新脱俗,宛若仙人。
显瘦的西方复古方领
与精美的东方刺绣相结合,
让你既拥有时尚的格调,
又不乏中式的雅韵。
叠透的白色连衣裙,
以衣为画,以纱当雾,
让手绘显得更为朦胧诗意。
黄绿相间的图案优雅而清新,
背后别具匠心的飘纱设计,
袅娜娉婷,翩若惊鸿。
蓝色手绘交领连衣裙,
缱绻着清雅的古韵,
凝聚了匠心的手绘水墨荷花,
浓淡相宜、幽韵宁静,
与飘逸的裙裾交相辉映。
手持古色古香的油纸伞在荷塘边徘徊,
仿佛穿越到古画中一般。
当蓝色交领连衣裙化为白色,
散发出白云的轻盈,清莲的高洁。
腰间搭配木棉道定制流苏,
一动一静,婉约缥缈,
让文雅的情思萦绕于你的左右。
正是赏荷好时节,满池的荷花竞放。
不如撑一叶轻舟,穿一袭改良中国风,
穿梭于碧波之中,误入藕花深处,
感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