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断。历史上的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史学、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硕果累累,其中,苏轼便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化大家,一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用笔丰腴跌宕;其画学文同,主张神似,是一位“全面”且有魅力的文化巨匠。
▲ 四川眉山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纱縠行南段72号,是纪念北宋时期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祠堂,是三苏父子的故居。元朝改宅为祠,经历代修缮和扩建,现有面积100余亩。
01
“全面”的苏轼
苏轼是一个很“全面”的人,在文化艺术中各个门类,都展示了他非凡的成就,无论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是在现当代,这样的人物都是罕见的。
仅仅就文学而言,他和他的学生黄庭坚,在当时并称“苏黄”,是宋代诗歌创作的最高代表。他开创了豪放词派,和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词方面是独树一帜的。在散文方面,他和他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欧阳修的散文写得好,他和苏轼的散文,影响至今。我们知道,现在老师常说:“若想写好作文,要议论、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这就是从欧阳修开始的。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领袖,他倡导文章的写作应该将议论、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使骈体和散体完美结合在一起。常言道:“欧文如潮,苏文如海”,是说欧阳修的文章如潮水一般,广大辽远,连绵不绝;苏轼的散文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学问大、才情广、性情活泼,不着边际。
苏轼也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他居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州寒食帖》,就是他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这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行书为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是他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在郁闷、沉痛的心境下写的一首孤独、寂寞、萧索的诗并书,书法的风格也非常契合他当时的心境,因此,被认为是苏轼书法作品中最为杰出的精品。
苏轼还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擅长画风物怪石竹子一类。如著名的《枯木怪石图》,虽不能确定是他所画,但据传是他所绘。关于画竹,苏轼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写给他的表兄文同,以悼念文同跟他的情谊,“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成语“胸有成竹”就是从这篇散文里面提出来的。
苏轼还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宋代有三大哲学流派,一是关中人张载创立的关学,他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是洛阳人程颢和程颐所创立的学说“洛学”,他们被称为“二程”;三是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因以巴蜀特色而命名。
苏轼又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他美食家的风范天下闻名,人们为了怀念他,便将这些美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有名的“东坡肉”,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文章留世。
苏轼还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他的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内容。比如,他写自己是如何制作美食以及煎药疗疾的,“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大玩家,能自制墨、自己酿酒等等。
无论是在文化生活、文学生活中,还是在艺术生活、哲学生活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苏轼都扮演了一个丰富的角色,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他的性情、性格,还品读着他自身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这样的人———只有异乎寻常地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不顾个人安危去尝试生活中所有的方面,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精力。
▲ 三苏祠瑞莲池。
“苏祠瑞莲”是眉州(今眉山)八景之一。瑞莲亭是清康熙四年,为纪念苏轼两兄弟同中进士而修建的。相传苏洵于家中荷塘种莲,每当并蒂莲开,眉州就常有学子考中礼部进士。并蒂莲花便成为眉州一种祥瑞的征兆和科甲的象征,故明代眉州牧许仁赞曰:“可人千载尚留芳,故宅池中并蒂香。莫讶为祥兆科甲,生前元自擅文章。”
02
渊博的苏轼
苏轼本身有很多特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了解,会发现他是一个渊博的人。《论语·里仁》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一般学问做得特别好的,性格较沉静,言语不是太多。苏轼的特点却是学问渊博,言语行动又异乎寻常的机敏,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元丰七年(1084年),被贬的苏轼在赴汝州的时候,途经南京,拜访了已在南京闲居多年、被罢相的王安石。两人闲谈,以诗文相娱,苏轼就写了两首诗———《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中一首有两句是:“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王安石看了之后点了点头,就问他的女婿蔡卞:“你说,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看懂了吗?”蔡卞看了半天,说道:“‘冻合玉楼寒起粟’,‘粟’是米粒的意思,把楼都冻在一起,上面有很多米粒?‘光摇银海眩生花’,冬天下大雪,怎么会有大海呢?难道是把雪地形容成银海吗?因为海是波动的,如何将雪地形容成银海呢?‘眩生花’是说看不清楚吗?这首诗不成整体呀!”王安石就说:“这解释肯定不对呀!‘玉楼’是肩膀的意思,‘银海’指的是眼睛(道教用语)。”于是,就很明白了,意思是说:下雪了冻得肩膀都缩起来了,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雪地里的雪太白,所反射的光太耀眼,照得双眼都花了。
这首诗一般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诗意,也没有很高妙的意境,对仗工整,显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渊博的知识。宋人很喜欢以诗词会友,相互交流切磋,这跟唐人很不一样,唐人写诗很感性,比如写庐山,李白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苏轼却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诗就会让人思考:为什么我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呢?去庐山到底看什么呢?庐山为什么叫庐山?而读李白的诗,会让人想去庐山一看究竟,这种激情是诗所传达的。苏轼的诗就让人陷入“庐山真面目”的思考中,如果不去庐山,如何得知庐山的真面目呢?所以苏轼不但渊博,还很吸引人。
苏轼在做翰林学士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外事活动”。一次,苏轼奉命接待一个来自辽国的使节,辽使有意刁难苏轼,就跟他说:“我们也是有学问的,我出一个上联,你来对下联,上联是‘三光日月星’。”苏轼马上就说:“四诗风雅颂。”其实,“三光日月星”是不好对的,因为它们是天体,三个天体还都是发光发热的,怎么对?辽使就说:“不对,应该是‘三诗风雅颂’。”但苏轼的“四诗风雅颂”对的却是巧妙,因为《诗经》中“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所以称为“四诗”。
苏轼接着说:“还有第二题解,那就是‘四德元亨利’(四德元亨利贞)。”因为要避宋仁宗庙讳,省去“贞”。这表现了苏轼的机敏,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但不依靠纯粹的知识,“四诗风雅颂”“四德元亨利”,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但在特殊的场合,它展示了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这就是苏轼的渊博和机敏。
▲ 三苏祠飨殿。
飨殿是供奉三苏父子的殿堂。门匾“是父是子”是清乾隆年间在眉山做州官的蔡宗建敬题的。三苏父子尊崇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志景行”的思想,注重立品节操。他们同出一源,各有特色。哥哥说父亲是他的老师(长公之言曰:“《易》可忘忧,家有师”)。弟弟则说哥哥是他的老师,(次公之言曰:“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
03
谐趣的苏轼
谐趣是一种智慧。有谐趣的人,是一个有魅力、有趣味的人,苏轼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喜欢苏轼,就因为他身上带有一种趣味的东西,这些有趣味的东西是个混杂体。他有知识,但不仅仅止于知识,他能把知识转为一种机敏的智慧,这就是他的谐趣。
苏轼有一个好朋友叫刘贡父,也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有一次,刘贡父跟他聊天,苏轼就对他说起一件往事:“我和弟弟当年在学经义对策、准备考试的时候,每天吃三白饭,吃得很香甜,现在想起来真是难得的美味。”贡父就问:“什么是三白饭?”苏轼回答道:“就是白米饭,就着白盐和白萝卜,这就是‘三白’。”刘贡父听了大笑。
过了些时日,刘贡父就给苏轼写请帖,请他到家里吃“皛饭”,苏轼是个美食家,一听要请吃饭就答应了,他也早就忘记了曾对刘贡父说的话,就对别人说:“刘贡父读书多,他这‘皛饭’一定有来由。”等到他到了刘家,发现桌子上只有一碟白米饭、一碟白萝卜和一碟白盐,贡父就说:“你说过,至真的美味,考试的回忆尽在其中。”苏轼这才恍然大悟,这是贡父用“三白饭”开的玩笑,但苏轼是见过世面的人,仍然不动声色地把饭吃完了。
吃完饭苏轼告辞,临走之时,对刘贡父说“明天到我家,我请你吃饭”。刘贡父只觉得奇怪,但不知道苏轼会耍什么花招,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苏轼家。两人一见面就聊天,谈了很久,到了吃饭的时间,迟迟不见饭上桌,贡父便问:“饭呢?”苏轼说:“别急,正准备着呢。”两人又聊了一阵儿,刘贡父的肚子饿得直叫,就又问苏轼为何还不开饭?苏轼说:“那跟我去厨房看看吧。”到了厨房一看,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就开口问苏轼:“你好歹给弄一些白饭、白萝卜和白盐嘛,现在什么都没有,这是什么道理?”苏轼说:“我这饭也是有讲究的。你的饭不是叫皛饭吗?我的饭叫毳饭,就是盐也毛、萝卜也毛、白饭也毛。”刘贡父听后捧腹大笑,说:“我知道你会报昨天的一饭之仇,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点。”刘贡父是江西人,“毛”的意思就是“没有”,三个毛字叠一起不就是“毳”嘛。
这是苏轼谐趣的地方,这种谐趣也是建立在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虽然是生活中的小故事,但能在这小故事中见精神,能看到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苏轼经常与友人逗趣,有一次他去拜访他的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睡午觉,因为吕大防身宽体胖,午觉时间特别长,苏轼就在客厅等他,看到了客厅里的绿毛龟,苏轼等得不耐烦了,就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吕大防一起来,就看到了苏轼在客厅里看绿毛龟,说:“这是绿毛龟,没见过吧?”苏轼说:“我还见过六眼龟呢。”吕大防说:“哪里有六眼龟?”苏轼说:“唐中宗时,有大臣进献乌龟给他,唐中宗就问乌龟若有六只眼睛会有什么好处,大臣回答说,乌龟若有六只眼睛,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普通的乌龟多三倍。”吕大防知道苏轼会因此调侃他,但不承想就这么“中招”了。
生活中的苏轼处处见谐趣,这不仅是他性格使然,还是其学问的厚积薄发,更能体现出他的人生态度。
▲ 三苏祠云屿楼。
云屿楼是清代光绪元年四川省督察史张之洞来眉山主建的。楼阁三面环水,很像坐落在岛屿之上,故得名。楼内展陈有历代名人咏三苏的诗文。
04
苏轼的人生态度
最能引起我们关注的还是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在文化方面的创造力和成就是惊人的,这一点我们也都提到了,但是他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顺境时不骄傲、逆境时不气馁,懂得如何自处,这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
在他被贬黄州之后,作了一首著名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描写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下雨天,行人都在躲雨,作者没有,他说不要在意那些穿林打叶的雨声,可以一边吟着诗一边吹着口哨,慢慢走。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像骑在马背上一样轻快,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一生。
他想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无非两种天气:天晴和天阴,天阴的厉害就下雨,再厉害就下雪、下冰雹,但总归就这么多,人生也无非如此,都经历过了,还怕什么?料峭的春风还有些微凉,但已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放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再回头看刚才下雨的地方,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朗。
它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活得开心一些,不要因周围的事物而影响自己,如果不是改造这个世界,那就不要跟它发生对抗。就自身而言,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像水一样“随物赋形”。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顺应自然,然后再慢慢地尝试改变周围的环境。所以,老子喜欢水,他说“上善若水”。
“一蓑烟雨任平生”讲的也是这种道理: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朗气清、太阳升起,这都是自然常态,不必大惊小怪。人生也是如此,不管升迁还是贬谪,也总是人生常态。总归而言,有高就有低,有长就有短,有左就有右,有阴就有阳,只不过当阴面多一些的时候,阳面就会少一些,但如果为此而长时期沮丧,那人生有意义的部分就流失得很快,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儿了。
当苏轼把这层意思想清楚后,他就做了很多洒脱的事儿。他刚被贬黄州之时,没有正常的收入,便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天大概花150文钱的话,一个月就是4500文,这样大概能撑一年,那一年后怎么办呢?苏轼说:一年后再说。就是说,一年后自然水到渠成,“彼时不作他时之念”。其实,中国人的习惯是要着眼于长远,就个人而言,长远的打算也没有坏处,但可能会有长远打算的烦恼,这就是苏轼的“彼时不作他时之念”。
对于“苏东坡”这个名号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苏轼在去黄州之前,是没有“东坡”这个号的,等到了黄州,因地贫瘠没法种植精细的作物,于是他就在黄州的东门外租了一块地。苏轼崇拜两个人,一是陶渊明,喜欢他的诗,每到生病之时便拿出来细读,读完还要唱和;二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四川忠州做知县的时候,勤政爱民、宽刑减税,与州民在“东坡”开荒种田、栽花植树,且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苏轼被贬黄州,就想起了曾在忠州做知县的白居易,便将在黄州东门外的那块地取名为“东坡”,也在这垦荒种树,这就有了他的号———“东坡居士”,随后他还在“东坡”上修建草房,名曰“东坡雪堂”,“东坡”就成了他种树栽花的地方,“东坡雪堂”成了他读书会友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没有“穷开心”的心情,但苏轼有,他不仅克服物质生活上的不便利,还克服精神世界的不适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苏轼有个好朋友叫陈慥,他经常到陈慥家里找他聊天,还写了四句诗来描述这种情况,“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龙丘居士”是陈慥的号,就是说龙丘居士好可怜,经常跟我谈佛法,一谈谈到深夜不睡觉,突然(陈慥)夫人一声吼,吓得手杖落到了地上。“河东狮子吼”就出自苏轼的这则典故。
这首诗写得很精妙,一来说明陈慥和他一样是信佛法的,二来因为陈慥的夫人是山西人,叫“河东”,“狮子吼”来自于佛经中佛祖演说佛法“声大如雷如狮子吼”,说明佛法大无边。用在此处,有两种说法:一说他夫人很厉害,二说他夫人嗓门大。这样看来,苏轼不仅很谐趣,最重要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通透圆润,不生硬、不僵化。
▲ 三苏祠披风榭。
披风榭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屋顶。南宋时期,眉山知州魏了翁疏凿、美化城内环湖,修筑了翠洞、书台、起文堂和披风榭。南宋淳熙年间,诗人陆游来眉州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
05
苏轼的独特价值观
苏轼,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在仕途上,他一生先后三次遭遇贬谪,他自己都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43岁时,被流放到湖北的黄州团练副使,59岁的时候被贬谪广东惠州,年过花甲的时候又流落到海南岛。
900多年前的海南,土地贫瘠,刀耕火种,文化已不是落后的问题而是空白,这对于一身文化的苏轼来说,简直不可想象。苏轼自己还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六无”地带,该怎么生存生活?没有,那就得“无中生有”,给自己创造条件生活下去。他说,自己在海南岛有三大快乐:“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意思就是早晨起来要梳头,我们知道这是中医的方法,早晨起床把头梳好多下;到了中午天气太热,海南的夏天酷暑难当,于是他就选择坐在椅子里默默地睡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晚上睡觉洗脚,当时的海南条件非常艰苦,他甚至没有一个很好的盆子,只能“干洗”,就是用手搓自己,浑身搓得发红,然后就睡了。
苏轼是一个很注重养生的人,在他的诗中很详细地介绍了洗脚的步骤和人的感受:人洗脚,先用盆盛了水,把脚放进去,泡一泡,冷热交替添水。泡脚需要很长时间,一边泡一边听盛水的壶在炉子上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浮想联翩……脚泡完了,用擦脚布擦干了,开始剪脚趾甲……一瞬间就觉得自由的心灵仿佛如雄鹰般翱翔在万里的高空。
这些都是他自己在尽力地美化、诗化自己的生活。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总要活下去的,并要给自己一个生活的意义,但是,苏轼的意义在哪里呢?晚上洗脚能想到万里高空的雄鹰;中午睡觉,睡着了还想到物我两忘;早晨起来理发梳头,想得也挺多,即使“六无”地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写出来的依然有韵律,这都属于生活意义的一部分,在无意义处生发出意义来,这是苏轼的创造性。一般情况下,很少人有创造性,而要生发出创造性就得有面对的勇气,只有看清自己、懂得面对自己,才会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创造。
在苏轼著书《东坡志林》中,记述着这样一则小故事。他到了海南,甚感绝望。面对大海、小岛,不知何时再出头。后来思虑一番,道:从太空看,传统的说法是中国有九州,且九州都在大海之中,那九州不就像小岛一样吗?由此可见,人类每天都是生活在岛上的呀!从世界地图上来看,五大洲四大洋,海洋的面积大于洲的面积,因此从宇宙的视角看,人类确实生活在岛上,只不过岛有大小之分而已。既然都是生活在“岛上”,那么自己并不是孤独的,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所以,在苏轼看来,贬谪海南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不用悲观绝望。
▲ 三苏祠百坡亭。
百坡亭是横跨瑞莲西池上的一座桥亭,亭长二十米,中间为八柱小亭,攒尖式屋顶,筒瓦房面。亭边设飞来椅,供游人凭栏远眺。临池俯瞰,可见远处端坐石台、可亲可敬的东坡盘陀像。
06
苏轼的两极性魅力
对于苏轼的传说很多,其中苏小妹就是一个传说般的存在。其实,苏轼只有一个弟弟就是苏辙,本来有一个姐姐后来夭折了。“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这都是文人之间的传说,前两句是苏轼取笑他的妹妹,后两句是苏小妹反讽他的哥哥苏轼。
人们愿意他有一个苏小妹,把她和秦观搭配在一起,还制造了一个他们新婚之时的一场对话,大致是说苏小妹不让秦观进洞房,除非对上一个对子,给他出的上联便是:“闭门推出窗前月”,秦观在屋外抓耳挠腮,答不出来,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拿起个石头,“啪”扔在水里,秦观就想起来了“投石冲开水底天”,这样他就进洞房了,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人们非常喜爱苏轼,所以希望在他身上发生更多有趣的事,甚至还会增加很多有趣的元素,使他更加有趣丰满。只有这样具有多面的人身上才会演绎出诸多的民间故事。中国古代很多大人物身上是很少有民间的故事发生的,和端午节紧密相关的屈原有很多的民间传说,但像欧阳修、白居易、杜甫就很少,苏轼是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个。
当然,也有真实的反映。比如宋神宗,虽然他贬谪了苏轼,但他对苏轼是很敬畏的。宋神宗有个习惯,只要吃饭的时候,停下来看书,看的肯定是苏轼的书。宋神宗曾经读李白的诗,问身边的人:“苏轼可以和哪位古人相比?”身边的人回答说:“很像李白。”宋神宗说:“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却比不上苏轼广博的学识。”这说明他对苏轼的认知是很深刻的。
苏轼的身上的确凝聚了太多复杂和矛盾的因素。他官做得很高,在贬谪的时间里,是宋代士大夫中累计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一个,这是一个两极的选择。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反对了变法,并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责难,甚至宋神宗把他贬谪,但他们对他的才华依然折服。
王安石在南京的时候,有从黄州来的人,他就会问:“子瞻(苏轼的字)最近有没有新的作品?”一次黄昏,夕阳西下,来人拿到了苏轼写的一首诗,还未到掌灯,王安石就迫不及待地就着夕阳的光芒,把卷轴展开来看,一边看一边说:“苏轼的确实是人中之龙,写的诗的确很好。”后来苏轼离开黄州绕道南京去看王安石的时候,两个人相处了一个多月,临走的时候,王安石在码头送苏轼,看着苏轼的背影跟身边的人说:“此等人物,不知几百年方有一个。”
即使苏轼在仕途上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赞美;他不仅在文学、文化上的造诣很高,生活中的他还是一个非常轻松、谐趣、有趣味的人。他身上有着两极性、对立统一的东西,却又极其丰富,这才造就了我们心目中一个丰满的、有魅力的苏轼。
苏轼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但我们好有一比:他像是河流,渐行渐远,流入大河后,他永远存在;他像明月,虽然在天阴的时候,隐没在乌云的背后,但是他永远会在星空中闪耀,不会暗淡。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很多像苏轼这样的人,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体验和体会,就会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领。
◎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作者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