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行走麻山的《亚鲁王》传承者

2020-06-14

2017年5月3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苗族群众在祭祀祖先亚鲁王。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传统节日,各地苗族同胞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佳节。新华社发(乔启明 摄)

新华社贵阳6月14日电(记者李惊亚)在地处麻山腹地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猴场镇打哈村,75岁的“东郎”陈兴华每次主持葬礼仪式,都要身着长衫、肩扛宝剑、头戴斗笠,一袭传统装扮唱诵《亚鲁王》。

《亚鲁王》讲述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主角亚鲁王是苗族同胞世代颂扬的民族英雄。过去没有文字记录,靠苗语口口相传上千年,一般在苗族送灵仪式上唱诵,唱诵《亚鲁王》的歌师被称为“东郎”。

作为中国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2009年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文化发现”之一,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亚鲁王》第一部成果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老人就要求我一定要学唱亚鲁史诗,他们认为学唱史诗就是学讲话。”陈兴华说。在他的少年时代,村里人都向往“东郎”这一神圣的职业,他16岁开始,先后拜了三位师父学唱亚鲁史诗,20岁便成为小有名气的“东郎”。

陈兴华(前排戴斗笠者)在传授唱诵《亚鲁王》史诗。(紫云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供图)

五十多年间,陈兴华在当地各苗寨主持的葬礼仪式不计其数,他综合了三位师父唱诵的《亚鲁王》史诗内容,形成超长的篇幅,积累丰富的细节,每次唱诵都赢得聆听者的赞赏。

陈兴华在工作之余还四处走访年老的“东郎”,丰富自己的唱诵内容。得知紫云县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亚鲁王》,陈兴华主动请愿加入这项工作,他唱诵了四天,内容全部被录音并翻译整理。

“我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感觉肩上担子很重。”陈兴华说。他位于猴场镇打哈村打望组的家,如今是紫云县26个《亚鲁王》传承基地之一,由他亲自教授过的徒弟已有数百人。

这些年,陈兴华把自己的唱诵录音制成文本,发到徒弟手机上供他们学习,有问题在电话里沟通。“现在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平时不在家,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合时宜。”陈兴华说,“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教授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紫云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江是名“80后”,也是《亚鲁王》的首个发现者和翻译者。他生长在麻山,从小就对葬礼仪式上“东郎”们唱诵的内容充满好奇。2008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他始终致力于破译那些儿时便萦绕在耳边的“神秘”声音。

目前,该研究中心开设有亚鲁王文化田野接待站、“东郎”档案室、史诗翻译室、影像编辑室、学术交流室等,史诗的收集、整理、翻译是中心工作的主要内容。

“东郎”们在举行古老的送葬仪式。(紫云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供图)

杨正江说,紫云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人,在长期的田野收集中,他们扛着摄像机、录音设备行走在蜿蜒曲折的麻山,收集到大量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这些一手资料,对《亚鲁王》史诗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有很大价值。

在紫云县,普查到“东郎”1778人,全部建立了数字档案。过去已经丢掉的一些仪式又得到了恢复,还通过开展“东郎大赛”等活动鼓舞传承人的信心,原本濒临消失的《亚鲁王》文化出现“复燃”的景象。

杨正江认为,《亚鲁王》是“古代苗族社会的百科全书”,目前的收集整理仍在继续,但麻山地区缺少懂苗语的知识分子,人才严重匮乏。

“麻山地区除紫云还有五个县,麻山之外还有不少地方都有亚鲁王的传说,目前这些地方传承链十分脆弱,亟待更加彻底的普查与存录。”杨正江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