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什么有人说季羡林算不上“国学大师”?他自己怎么说?

2020-06-11

国学,可以说是当下最饱受争议的学术之一,主要因为其包含的内容难以界定。支持者认为国学应当包括历史上所形成的所有学问之总和,即无所不包;而反对者则以为无所不包即是什么都没有,应当取消“国学”一说,或代之以“古典学”。

其实“国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如《周礼》《汉书》《后汉书》中都有提及,并非是近人所造。但“国学”一词大量使用其实是近代以后,晚清民国以降,国力式微,西学强势传入,一批学者开始提出“国学”的相关主张,为的是救国于危难之际,如章炳麟的《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讲演录》,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均可作如是观。

现在的自媒体作者谈及“国学”,无不抬出南怀瑾、季羡林等大咖,用意无他,只是希冀借其名声为自己圆场。

就大学者季羡林而言,头上的光环不可谓不闪耀,国学大师、国宝、中国最后一位大师这样的称号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

但是,季羡林却表示自己不是国学大师,是事实还是谦虚呢?

季羡林曾表示自己虽然从小读过中国古典的一些诗词、古文,后来也可大而化之地谈一谈“天人合一”之类的东西,但是毕竟没有这方面下过专门的苦功夫,所以自己算不上“国学大师”,更何况身边有许多人国学功力在自己之上。

我们都熟悉中国文化中的谦虚之道,但是结合季羡林学问的主要研究领域,此言未必全是谦虚之辞。

他生于民国初期,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后来出国留学,把很多精力放在研究吐火罗文方面,这也是他最精通的领域。

后来,学成归国,经陈寅恪的推荐,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再后来的成就也即渐渐为世人所知,还和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自然是毋庸置疑,但是他主要以东方语言(吐火罗文)为研究对象,如他在北京大学就长期担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一职。

所以,与其称季羡林为“国学大师”,还不如称他为“东方学大师”。

但若相较于时下的这些网络流行的所谓的“国学大师”,民科的国学名学者,季老的国学学问又不知高出几个档次,这样看来,他又是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

然平实而论,季老毕竟从未以国学为研究对象,若把“国学大师”这样光鲜亮丽的帽子强加于其头上,未免显得有些过誉,也有些罔顾事实,对于其人,也缺乏应有的尊重。

毕竟,敬重一个人,实事求是地评价方是最大的尊重,而不是强行拔高,甚至造神。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