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小清河复航工程旁发现5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

2020-06-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为配合小清河应急防汛及复航工程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近日派出考古工作队对工程占压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至今已完成全线4处遗址的发掘清理工作,包括博兴马庙遗址、邹平北河沟遗址、布王遗址、新西村遗址,目前正全力对新发现的邹平新西村墓地进行发掘。目前考古队已清理墓葬50座,野外发掘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小清河防洪减灾能力、保护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邹平新西村墓地位于小清河复航工程北侧K67+800—K68处,距地表深约6米,在已揭露的3000多平方地面上,考古队员共发现50余座墓葬,年代约为战国至汉代。新西村战国汉代墓的发现发掘为研究当地及周边的战国汉代历史以及小清河河道的变迁发展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墓葬的葬俗、葬式等反映的情况对于探查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这批墓葬发掘清理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新发现墓葬数量较多且开口较深,又复航工程施工期限将近,加之人手不足,考古队面临诸多问题,承受了很大压力。墓葬距离小清河很近,往往只发掘到30公分深墓坑就已积水,考古队便置办水泵,边抽水边清理;有时小清河水位太高、水泵排水不及,队员们就提水桶上阵,加速排水。为了解决工期紧张、人手不足的困难,考古所积极调配其他考古工地的队员充实到新西村墓地的发掘队伍中来,集中兵力攻坚克难。

小清河边,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疾驰的渣土车营造的漫天飞沙的氛围中,考古队员们持握手铲与泥浆作战,他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和稀泥部队”的一员;队员们上工时一身干净衣服,下工时满身泥点……特别是进入6月,高温天气来袭,太阳直射下工地的气温一度飙升至40摄氏度,瞬间被热浪笼罩,仅仅半个下午的时间考古人员的脖子便被阳光打上了烙印。接下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将加大考古力量投入,全力奋战,争取提前完成发掘任务,为小清河全面复航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为保护小清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