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裂痕是否能够弥补?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来自意大利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鞋带》。它探讨的是婚姻生活中那些真实又细碎的故事,每个家庭都隐藏着一些过去的秘密,阿尔多的秘密是他年轻时曾经抛妻弃子,与一个叫莉迪娅的女人同居。经历紧张、摩擦和平淡生活的重压,婚姻维持下来,但裂痕早已存在。婚姻的裂痕是否能够弥补?这一古老的主题在斯塔尔诺内的笔下有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此外,本周书单从经济、文学、历史等类别选择了5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主打
《鞋带》
作者:(意大利)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
译者:陈英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4月
婚姻的裂痕是否能够弥补——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很多小说的主题。它们无需在情节上耗费太多心思,创作独特的氛围,只需要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娓娓道来,便能够完成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小说。意大利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正是这样一位作家,由于风格与畅销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相似,斯塔尔诺内曾被怀疑为埃莱娜·费兰特的伴侣甚至费兰特本人,后来这个说法被作者本人否决。
《鞋带》用一个叙事时间上的小技巧,将读者吸引进一个婚姻的谜团。小说开始,妻子婉妲写信指责丈夫阿尔多出轨,并在挽回无果后说自己不光会离婚,还会选择自杀。但在信件部分结束后,小说第二部开始便出现了一对生活多年的老夫妻,正是第一部的婉妲和阿尔多。他们有两个孩子,走在路上像一对普通的老夫老妻,生活恩爱,偶尔拌拌嘴。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看不到任何往昔的感情裂痕。那么,他们是如何挽回这一段情感的?
这个问题不是小说的谜底,但却是能够吸引读者一页页阅读婉妲与阿尔多婚姻生活的线索。给生活撒上一层厚厚的蜜糖兴许是遮盖裂痕的好办法,这让《鞋带》在悲伤的叙事中又富有了喜剧色彩,最后两个孩子的恶作剧又算是因此对过往伤痕的一次无害又尽情的释放。它读来令人慰藉、同情,同时也涵盖了与情感和两性关系相关的文化思考。(宫子)
经济
《契约、治理与交易成本经济学》
作者:[美] 奥利弗·E.威廉姆森
编译:陈耿宣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有“交易”,往往就有费用或成本产生。比如,交易双方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对等、彼此无法完全信任,在交易过程中,就需要为此花费时间、物质或“关系”去做信息搜集、沟通、讨价还价、购买保险。于“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而言,这既是它能描述交易行为的条件,也是它被质疑的原因之一。既然什么都解释,也就并无多大的意义。
而威廉姆森研究那些产生于不同模式之间的交易,尤其在他的《市场与层级制》一书中研究“市场制”与“科层制”两种模式的成本及其差异。这使“交易成本”更有解释力。
威廉姆森之所以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是受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奠基人罗纳德·科斯的影响。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成本”,第一次用它研究企业和市场组织,解释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不过此后长期未得到足够关注。威廉姆森在上个世纪70年代重新发现并概述了“科斯定理”,并命名“新制度经济学”,让科斯的研究得到更多引证。在1991年,科斯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科斯是最受关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谈科斯必然要谈威廉姆森。当然,威廉姆森还将高度抽象的“交易成本”进行操作化,将其变为可测量、可搜集、可证实的变量。在2009年,他也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共享)。
《契约、治理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对威廉姆森部分作品的中文编译,所收入文章,有的是论文,有的是演讲。这一本文集可视为理解“交易成本”的威氏基础读物。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威廉姆森回顾如何阅读科斯,如何提出问题,以及由他介绍的“交易成本”基本知识。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他对新制度经济学而不只是其中“交易成本”这一核心概念的梳理、展望,比如:人与人之间自发形成的合作、契约,与法律的约束相比,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私有化是否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增长,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环境。不同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威廉姆森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熔炉。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生命力、吸引力。
今年5月21日,威廉姆森在伯克利逝世,享年87岁。《契约、治理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编译出版,这个时间节点也成了向这位思考者致敬的方式。
在该书前言里,威廉姆森写道:“就产权理论与交易成本经济学而言,在中国,产权理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我的建议是,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会对中国带来积极的影响。”
此前,威廉姆森的《反托拉斯经济学》(后译为《反垄断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的性质》《市场与层级制》等作品(含编著)也被引进出版中译本。他本人早在1987年和1989年就受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来中国做学术交流。在2010年,他再次来到中国。那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二年,他的中国之行自然受到关注,在论及企业之时,他当时反思说:“中国和美国都支持市场中存在一个大企业的理念,数据显示这样做更加有效。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问题。垄断企业应当有几个竞争对手,各自划分市场,这个状况已经运行了很久。”(罗东)
文学
《发明圣诞节的人》
作者:莱斯·斯坦迪福德
译者:张传根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4月
《发明圣诞节的人》是一本易读且有趣的小书,主角是查尔斯·狄更斯及其超级畅销书《圣诞颂歌》。狄更斯自然没有发明圣诞节,但把“发明圣诞节的人”这一头衔给他应该没人会反对。《圣诞颂歌》写于1843年,那时的圣诞节和现在的圣诞节几乎不是同一个节日,重要性也远不及复活节等节日。现在就连我们都熟悉的圣诞老人、圣诞卡片、圣诞树、圣诞火鸡有的还没出现,有的还远未普及,而狄更斯通过《圣诞颂歌》让圣诞节完成了华丽变身,甚至可以说变异,这一转变就像一个普通人化身成了超人,因为这部作品的畅销,以及无数次、各种形式的改编(刚开始很多都是盗版,让狄更斯大为恼火),一部文学作品成为“西方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此书所讲的不止于此,而是从狄更斯本人的童年讲起,对狄更斯创作《圣诞颂歌》的个人境遇、写作初衷和当时的大众反应做了不少历史资料的披露,对《圣诞颂歌》进行了文学批评,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这部小书的文学和文化史意义。(张进)
文学
《伪装的艺术》
作者:(美)本·雅格达
译者:王喆 殷圆圆
版本:未读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4月
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向他人讲述自己?这是一本有关于回忆录和自传的“传记”。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畅销书作家奥古斯丁·巴勒斯的《拿着剪刀奔跑》,从尤利乌斯·恺撒到美国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从马克·吐温到当代幽默作家大卫·赛德瑞斯,从古罗马时期的战记到当代的名人回忆录,当我们在观看一本回忆录或者自传时,能够从中得到多少真相?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为自己开脱:“有的地方我有可能写错了…...在我自己没有找到确切的材料之前,我可能还会出错。”马克·吐温也承认自身记忆的局限性:“我以为自己记得的也许反倒都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显然,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对方的故事可能从一开始就隐藏着欺骗。(何安安)
历史
《海洋文明小史》,
作者: [法]雅克·阿塔利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译者: 王存苗
出版年: 2020-4
雅克·阿塔利是法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他也曾当过多位法国总统的顾问。在历史上,法国曾有八次机会可以发展海洋霸权,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他写这本《海洋文明小史》的出发点。法国的领海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但法国在历史上为何没能成为海洋帝国?为何法国人会错失良机,把主宰世界的机会一次次让给威尼斯人、弗拉芒人、热那亚人、荷兰人、英国人和美国人?
由此,雅克·阿塔利从全球史的视野,跨越诸多领域,考察海洋文明的历史,展望在海洋环境恶化的当下,未来世界的海洋发展之路。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历史上,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阔的内陆,领先世界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技术,如此优越的海洋地缘优势为何在历史上未能转化为一个强大的海权国家?在未来,中国又需要怎么样的海洋发展战略?雅克·阿塔利对海洋文明思考的出发点虽然来自法国,但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和参考。(徐悦东)
微信公众号ID :ibookreview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走走,校对:刘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