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内蒙古呼伦贝尔
蒙古族的全球人口约为1千万人,其中约600万人生活在中国,蒙古、俄罗斯亦有分布。中国的蒙古族人,主要生活在内蒙。新疆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亦有分布。十九世纪末,因为引入民族一词,蒙古族取代了蒙古人,成为族群正式名称。
海拉尔位置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东部结合地带。1734年(清朝雍正十二年),正式建城(以伊敏河左岸)。同时,因其位于呼伦湖、贝尔湖之间,故名呼伦贝尔城。清朝时期,呼伦贝尔城位置在海拉尔河的附近;因此,民间通常称为海拉尔城。
1920年(民国九年)施行存旗设县(汉不属旗、蒙不归县),设置呼伦县(县署海拉尔旧城西大街)。海拉尔隶属于呼伦县署、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海拉尔铁路(中东路)交涉分局。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设海拉尔为市(海拉尔市)。2002年改区,为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
蒙古族人民早期曾经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主)逐渐成为蒙古族人民的信仰;逐渐融入到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喇嘛诵经成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那达慕大会起源于十三世纪初,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集会,蒙古语中是游艺、娱乐的意思。传统节日中还包括马奶节、新年(白月)等。1206年,成吉思汗纪念蒙古统一,举行了首次那达慕大会(进行了射箭项目比赛)。
早期,各部落只进行男儿三艺:射箭、摔跤、赛马(其中一种)竞赛,那达慕大会期间,同时有模祭祀活动,喇嘛们为祈求神灵保祐,念经颂佛。现在的那达慕大会比赛项目很多:套马、赛布鲁(投掷)、象棋(蒙古)等等。
牛粪中有很多没有被消化的植物残质(含矿物质),颜色有绿色、黑色等等;与空气接触后,其颜色会变暗。干牛粪可为肥料、燃料。
公元七世纪前,蒙古族的住房是皮棚、毡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蒙古族人民的住房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蒙古族农民(从事种植业)的仿汉是住房,逐渐发展为砖木、土木结构,院落等建筑格局纷纷形成。
清朝时期,蒙古分为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八旗蒙古,实行盟旗制、札萨克制。1635年(天聪九年)八旗蒙古,从八旗满洲中分出。此后划界建旗,整个地区以旗为社会组织方式;旗亦演变成至今仍在使用的行政单位。
朝廷任命官员治理各旗(与内地的管理无异)。世袭札萨克管理外藩蒙古各旗,为半自治状态;在外藩蒙古,以几个旗为一盟,设置盟长管理。理藩院具体统管蒙古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