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回归了,被城市弄丢的书报摊,还会回来吗?
不经意间,“地摊经济”成了一个热词,地摊正在回归。然而,有一种地摊,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那就是传说中的书报摊。有的地方,叫报亭,或者书报亭;曾经,它们是一座城市靓丽的风景。
有那么一段时间,城市管理者和摆地摊的小商小贩十分对立,地摊日渐稀少;书报亭,成了很多城市唯一的例外。
报亭,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那时候还很少有手机上网这回事儿,外地人来了,第一件事,就是买份当地的晚报、晨报、都市报,了解下风土人情。
报亭,是城市的文化窗口。
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发行量甚大,一个报亭可以轻松卖出几百份,收入可观。但偌大一个报亭,光卖报有点浪费,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杂志,成了报亭的主角;个别“大户”甚至出售书籍,俨然一个袖珍书店。
走在街头,随手买份报纸杂志,边走边看,或者在街角阅读,是件多么浪漫温馨的事啊。
那时候的书报亭,
是车流中的守望——
是匆忙中的坚守——
是街头忽然的优雅——
是困境中的希望——
是杂乱中的小憩——
是市井的港湾——
是树荫里的睿智之光——
是喧嚣中的宁静——
是拥挤中的广袤,是逼仄中的希望——
那时候的卖报人、卖书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即便没有文化,卖书卖报久了,也变得有文化了。
没文化,压根就卖不好书报;因为读书读报的都是文化人,你太没文化,他就嫌弃你。
识字不多的,像这位老人一样,闲暇之余,以读报为消遣,渐渐变得广闻博见,谈吐不再是个俗人。
很多年前,我在某地逛书摊,恰逢一人拿着一摞旧书来找摊主,想让摊主帮忙,把书卖掉。
摊主看了看,不屑地说,嗨,您这属于自费出版的书,不好卖啊!
我吃了一惊,想不到一个摆摊的摊主,竟然连“自费出版”都懂。
想想也对,干什么活说什么话,卖书的,就算摆地摊,也得懂书。
如果说,地摊让城市增添了烟火气,那书报摊,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气,体现了城市的气质。
书报摊旁边,再有几个自弹自唱的,有几个现场作画的,谁还敢说这座城市不优雅、没文化呢?
然而,在这次“地摊经济”潮喷薄而出之前,我们的城市,先是消灭了地摊,随即消灭了书报亭,就连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未能幸免。
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报亭被拆除,即便媒体再三呼吁“偌大的城市,咋就容不下一个报亭”,依然无济于事。
确实,报亭和报社密切相关;但报亭经营者都十分清楚,报纸,只占报亭商品中很小的一部分。
报纸的零售渠道被打断,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座城市失去了在街头展现文化内涵的窗口。
一座没了报亭、没了书摊、没了古玩摊的城市,只剩了喧嚣的繁华,干瘪的热闹,令人口干舌燥的手机,以及空洞的灵魂。
如今的报业,早已转型。报亭是否存在,对它们而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对一座城而言,没有书摊、没有报亭,就只有喧嚣,难有宁静;就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孩子老和你对着干,怎么办?怎样打造“绿色”的家庭环境?好父母,一段始于阅读,终于幸福的旅程!